时间: 2025-05-10 07:1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5:27
十六月夜再同子文、巨济、李叔粲南溪步月
作者:杨万里
际晚溪游暮欲归,
追凉逐胜却成迟。
月如醉眼生红晕,
山作愁眉带淡姿。
天下无人闲似我,
秋边有句说从谁。
弟兄一再更相送,
行到更深笑不知。
傍晚在溪边游玩,正想回家,
但因追逐凉意和美景却迟迟不肯离去。
月光如醉,映出我眼中的红晕,
山峦仿佛愁眉,带着淡淡的姿态。
这个世上,没有人比我更闲适,
秋天的边缘,不知这句诗是从谁而来。
弟弟们一再相送,
走到更深处时,竟然笑着不知归路。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际关系,反映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天下无人闲似我”可视为一种对世俗忙碌的反思。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和田园生活,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年代,诗人常与朋友游玩,享受自然,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
杨万里的《十六月夜再同子文、巨济、李叔粲南溪步月》是一首充满闲适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人在傍晚的溪边游玩时,虽有归家的念头,却因美景而留恋,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享受。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描绘,将月光、山峦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
“月如醉眼生红晕”,这一句不仅表现了月光的柔和,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陶醉。接下来的“山作愁眉带淡姿”,则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山以情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珍惜,和对友谊的重视。通过描绘傍晚的溪水、明月和山峦,展现出一种宁静而闲适的生活态度,对世俗的忙碌和纷扰有着深刻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月如醉”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月亮的颜色
B. 月光的柔和
C. 人的醉态
D. 山的轮廓
诗人对“天下无人闲似我”的感受是什么?
A. 忧愁
B. 自得
C. 忙碌
D. 失落
“弟兄一再更相送”中“相送”指的是什么?
A. 一起游玩
B. 送别
C. 送礼
D. 相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