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7:12
渔家傲 夏日
作者:钱启缯 〔清代〕
六月荷花香十里。
三秋桂子醉难倚。
风过新蝉声细细。
听归雁,呼环莫把纱窗闭。
帘捲落花疑蝶视。
阶前络纬初鸣际。
凭栏笑把轻纨启。
看青天,香一缕随风至。
在六月,荷花的香气弥漫十里;
到了三秋,桂花的芬芳令人陶醉,难以倚靠。
微风拂过,新蝉鸣叫声细细;
听见归雁的声音,呼叫着不要把纱窗关闭。
帘子卷起,落花让人疑似蝴蝶在飞舞。
台阶前,蝉鸣声初起的时刻。
凭栏而笑,轻轻打开轻纨;
看那青天,香气随风而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钱启缯,字子云,清代诗人,才华横溢,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其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渔家傲 夏日》创作于清代的一个夏季,反映了作者对夏日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背景下的社会环境宁静,诗人借助夏日的美景抒发内心的情感,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渔家傲 夏日》是一首描绘夏日自然景色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季的生机与美好。开篇以“六月荷花香十里”引入,荷花的香气象征着夏日的繁盛与生机,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接着,提到“桂子醉难倚”,则转而引入秋天的意象,表现出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形成了夏秋交替的感慨。
词中“风过新蝉声细细”,描绘了微风拂过,蝉声细腻的场景,带来一种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再到“听归雁,呼环莫把纱窗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对归雁的留恋,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后半部分的“帘捲落花疑蝶视”则运用了生动的比喻,落花与蝴蝶相互映衬,增添了画面的灵动性与生动感。最后以“看青天,香一缕随风至”收尾,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和谐统一,流露出诗人对夏日美景的沉醉与陶醉。
整首词运用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的丰盈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心灵的慰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夏日自然景色的热爱,借助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悠闲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荷花”代表哪个季节?
“三秋桂子醉难倚”中的“桂子”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归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