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3:14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
作者: 和凝 〔唐代〕
银字笙寒调正长,
水纹簟冷画屏凉。
玉腕重因金扼臂,
淡梳妆。
几度试香纤手暖,
一回尝酒绛唇光。
佯弄红丝蝇拂子,
打檀郎。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银色的笙乐声清冷悠长,水波纹的凉意让画屏显得更加冰冷。女子的玉腕因为金饰显得更加分外迷人,淡淡的妆容显得清雅。她多次用纤细的手试探香气的温暖,偶尔品尝酒的滋味,红唇闪烁着光彩。她假装玩弄红丝拂子,调皮地打了打身边的檀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词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女子的妆容、乐器和环境,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作者介绍
和凝,字梦得,唐代诗人,生于公元9世纪,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描绘风花雪月,情感细腻,尤以《山花子》系列作品而知名。
创作背景
该词创作于盛唐时期,社会经济发达,文人雅士追求生活的精致与优雅。词中表现出对音乐与美人相结合的喜爱,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
《山花子·银字笙寒调正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优雅女子的形象和她在寒冷夜晚的闲情逸致。开篇“银字笙寒调正长”以乐声引入,设定了清冷的氛围,使人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笙声。这种清冷不仅体现在音调上,也延伸至环境,水纹竹席的冷感与女子的妆容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她的温暖与动人。
接下来的描写中,女子的玉腕和金饰相映成趣,展示了她的华贵与优雅。轻描淡写的妆容更是体现了唐代女性对自然美的追求。这种细腻而又不失婉约的风格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愁绪与温柔。
“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这一句将女子的柔情与对生活的享受描绘得淋漓尽致,品酒与试香交织着,仿佛让人感受到她内心的温暖与欢愉。最后一句“佯弄红丝蝇拂子,打檀郎”则赋予了女子一种俏皮的性格,打趣的情绪也让全词在清冷中增添了几分生动。
整首词既有音乐的优雅,也有视觉的美感,更有情感的细腻,展现了唐代词人的才情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清冷的环境为背景,描绘了一个优雅女子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她的美丽与情感深度,同时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美和优雅的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呈现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热爱。
诗词测试
“银字笙寒调正长”中的“银字”指的是什么?
A. 银制乐器
B. 银色的字
C. 银色的装饰
诗中提到的“水纹簟”有什么象征意义?
A. 温暖
B. 清凉
C. 热情
“淡梳妆”表现了女子怎样的美?
A. 华丽
B. 自然
C. 复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书目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词及其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