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4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40:57
绰楔伊谁勒屿巅,四围乔木俯临泉。既称夫子在川处,安藉释迦别教传。责实循名又奚必,枕流漱石且云然。从今横尾一拳石,来往何妨著寸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耸的山岭,四周被高大的树木环绕,俯视着泉水。既然称为“夫子”的孔子曾在此地讲学,那么佛教的释迦牟尼为何也要在此传播教义?追求真实和名声又有什么必要呢?不如在溪流边洗涤心灵,与石头相伴,悠然自得。从今往后,横亘在此的巨石,让我在此安居乐业,来往之间何妨在这寸田上耕作。
弘历,即清代乾隆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统治时期(1735-1796年)被视为清代的盛世。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创作了大量诗词,涉及的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泉林行宫八景》是弘历在游览泉林时所作,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高耸的山峰和环绕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幽静而高远的意境。接着,诗人提到了孔子和释迦牟尼,提出了对教育和信仰的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的淡泊态度。诗中“责实循名又奚必”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无所谓和对真实的追求。
通过“枕流漱石”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愿望,流露出一种恬淡宁静的心境。最后的“来往何妨著寸田”更是强调了在自然中安居乐业的理想,展现出一种对乡土和自然的归属感。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活,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深思,表现出诗人高远的情怀和哲学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名利的淡泊,表现出一种理想的人生态度: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安宁,与世无争,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夫子”指的是谁?
A. 释迦牟尼
B. 孔子
C. 老子
D. 庄子
“枕流漱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安于自然
C. 追求权力
D. 随波逐流
诗中涉及的两位伟人分别是?
A. 孔子和老子
B. 释迦牟尼和庄子
C. 孔子和释迦牟尼
D. 老子和庄子
答案: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弘历的《泉林行宫八景 其二 在川处》更加强调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受。两者在意境上有所相似,但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