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颂古十一首

《颂古十一首》

时间: 2025-05-06 18:09:27

诗句

撼树良久好手手中呈好手。

得用得体,一不成兮二不是。

三十拄杖放渠侬,大似贼过后张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9:27

诗词名称: 颂古十一首

作者: 释子益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撼树良久好手手中呈好手。得用得体,一不成兮二不是。三十拄杖放渠侬,大似贼过后张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树下摇动了很久,最终用双手将某物呈现出来。若要得体使用,一个不成就会两样都不行。三十岁的人拄着拐杖,仿佛是贼人经过后拉开了弓箭。


注释:

  • 撼树:摇动树木,象征努力和坚持。
  • 好手:指技艺高超的人,或形容手艺精湛。
  • 得用得体:使用得当、合适。
  • 一不成兮二不是:若一件事没做好,就会造成两件事都不成功。
  • 三十拄杖:三十岁的人因年纪渐长而依赖拐杖。
  • 大似贼过后张弓:比喻紧张和戒备,像是小偷经过后准备好了武器。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简短,却蕴含深意,涉及到人生态度、努力与结果的关系,暗喻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提到的“拄杖”意味着人到中年后的无奈与依赖,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子益,宋代诗人,禅宗僧侣,以其深厚的诗歌造诣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而闻名。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时期,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个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撼树良久”既是对自然的描写,也是对努力与坚持的隐喻。诗中的意象如“好手”、“拄杖”,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年龄带来的无奈。全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感受到一种节奏的美。

诗中提到的三十岁,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诗人用“拄杖”这一意象,暗示了人到中年后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迷惘与期待。整首诗充满了人生哲理,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追求,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撼树良久好手:表现诗人努力的决心,强调坚持的重要性。
  2. 得用得体:提到得当的使用,暗示在生活与工作中,合适的方法和态度至关重要。
  3. 一不成兮二不是:强调结果的重要性,若一开始没有做好,后续的努力也可能无果。
  4. 三十拄杖放渠侬:将人生的不同阶段用拐杖来比喻,反映出中年人的无奈与依赖。
  5. 大似贼过后张弓:形象地展示出紧张与防备的状态,暗示生活的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拄杖”比作人生的依赖,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使用了对仗,使得语言更为雅致。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努力与结果的关系,反映出人在追求理想时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长与坚持,代表着生命的力量。
  • 拐杖:象征依赖与无奈,反映中年人的生活状态。
  • 弓箭:象征警惕与防备,暗示生活的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撼树良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急躁 B. 坚持 C. 无奈

  2. 三十拄杖象征什么? A. 年轻 B. 中年 C. 老年

  3. 诗中提到的“贼”指代什么? A. 人生的挑战 B. 自然灾害 C. 社会不公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比较释子益的《颂古十一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但释子益更关注人生哲理,而王维则更多描绘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宋代文化与诗词》
  • 《释子益生平与作品》

相关查询

八宝妆 孔雀 八宝妆 孔雀 八宝妆 咏荷钱 八宝妆 无寐,次刘无言韵 八宝妆 八宝妆·甫里保圣寺罗汉塑像 八宝妆 螺川诗屋图,次李景元韵 一络索 春闺 一络索 一络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泯坠 垂芳 包含听的词语有哪些 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徯后 青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百伶百俐 颠倒干坤 艮字旁的字 竿头步 承局 夸诞之语 异口同声 气数已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