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0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9:27
撼树良久好手手中呈好手。得用得体,一不成兮二不是。三十拄杖放渠侬,大似贼过后张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树下摇动了很久,最终用双手将某物呈现出来。若要得体使用,一个不成就会两样都不行。三十岁的人拄着拐杖,仿佛是贼人经过后拉开了弓箭。
此诗虽然简短,却蕴含深意,涉及到人生态度、努力与结果的关系,暗喻了人生的艰辛与不易。提到的“拄杖”意味着人到中年后的无奈与依赖,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释子益,宋代诗人,禅宗僧侣,以其深厚的诗歌造诣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而闻名。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时期,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个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撼树良久”既是对自然的描写,也是对努力与坚持的隐喻。诗中的意象如“好手”、“拄杖”,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年龄带来的无奈。全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感受到一种节奏的美。
诗中提到的三十岁,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诗人用“拄杖”这一意象,暗示了人到中年后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迷惘与期待。整首诗充满了人生哲理,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追求,让人深思。
全诗探讨了努力与结果的关系,反映出人在追求理想时的艰辛与不易,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思考与感悟。
“撼树良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急躁 B. 坚持 C. 无奈
三十拄杖象征什么? A. 年轻 B. 中年 C. 老年
诗中提到的“贼”指代什么? A. 人生的挑战 B. 自然灾害 C. 社会不公
比较释子益的《颂古十一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但释子益更关注人生哲理,而王维则更多描绘自然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