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

《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

时间: 2025-04-23 17:23:48

诗句

仙翁归卧翠微岑,一夜西风月峡深。

松径定知芳草合,

玉书应念素尘侵。

闲云不系东西影,野鹤宁知去住心。

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23:48

原文展示:

仙翁归卧翠微岑,一夜西风月峡深。
松径定知芳草合,玉书应念素尘侵。
闲云不系东西影,野鹤宁知去住心。
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怨离琴。

白话文翻译:

仙翁在翠绿的岑山上安然归卧,一夜的西风吹拂,月光照耀着峡谷深邃。
松林小径想必知道芳草已经合拢,玉书应该惦念着素尘的侵扰。
闲云不受拘束地飘荡,东西的影子随风而逝,野鹤又怎会知道去留之心?
兰浦苍苍,春天即将过去,落花随流水而去,怨恨着离别的琴声。

注释:

  • 仙翁:指隐居的高人,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生活。
  • 翠微岑:翠绿的山岑,指美丽的自然环境。
  • 西风: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月峡:月光照耀的峡谷,寓意宁静与美丽。
  • 松径:松树小径,象征自然的幽静。
  • 玉书:比喻高洁的文人或文学作品。
  • 素尘:指世俗的烦扰。
  • 闲云:自由自在的云,象征无拘无束的生活。
  • 兰浦:指兰花生长的水边,暗喻春天的美丽。
  • 怨离琴:离别的琴声,表达对离别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李群玉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秦炼师归隐于岑公山之际,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对友人的眷恋与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典雅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仙翁”和“翠微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美与向往。接着,诗句从自然的变化引入对人世关系的思考,松径的芳草与玉书的思念相互交织,展现了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感悟和牵挂。

后半部分通过“闲云”和“野鹤”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洒脱与恬淡的生活态度,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和谐而自由。最后,兰浦与落花流水的意象,使整首诗充满了离愁的意味,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深刻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眷恋,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李群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翁归卧翠微岑:描绘了仙翁在翠绿的山岑上安然入睡的画面,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一夜西风月峡深:通过描写夜晚的西风与深邃的峡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松径定知芳草合:松林小径了解四季的变化,暗喻自然的规律与和谐。
  4. 玉书应念素尘侵:玉书象征着纯洁的文人情怀,表达对世俗烦扰的思考。
  5. 闲云不系东西影:闲云自由飘荡,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6. 野鹤宁知去住心:野鹤象征着高洁与自由,表达对人生去留的洒脱。
  7. 兰浦苍苍春欲暮:兰花与水的意象,暗示春天即将结束。
  8. 落花流水怨离琴:落花与流水象征着离别,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书”比作高洁的文人,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松径与闲云的描写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性化的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添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抒发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表达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翁:象征隐逸高人的理想生活。
  • 翠微岑: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闲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 兰浦:春天的象征,暗含人生的短暂与美好。
  • 落花流水:离别的象征,表现对友情的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仙翁”指代谁?

    • A. 高人
    • B. 文人
    • C. 朋友
    • D. 野鹤
  2. “闲云不系东西影”中的“闲云”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忧愁
    • C. 归隐
    • D. 友谊
  3. 诗中表达对离别的情感的意象是:

    • A. 兰浦
    • B. 松径
    • C. 落花流水
    • D. 西风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可将李群玉的《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与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两者都以送别为主题,但李群玉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王维则强调人情之美与离别的悲伤。两首诗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有千秋,李群玉的诗更显清新脱俗,王维则更具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群玉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江南弄七首 其四 凤笙曲 江南弄七首 其三 采莲曲 江南弄七首 其二 龙笛曲 江南弄七首 其一 江南弄 子夜歌二首 其二 子夜歌二首 其一 贻柳惔诗 赠逸民诗 清暑殿效柏梁体 咏笔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恃功务高 显眼 门字框的字 齐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包含推的词语有哪些 因小失大 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节衣缩食 祝染梦榜 先字旁的字 灵谈鬼笑 放诞任气 鼻头出火 大智如愚 癶字旁的字 琼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