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5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52:02
送程正翁解官归徽州
廖行之
夫君貌瘠中甚腴,万卷抑塞蟠胸书。
文章有神贵有骨,小住金马论石渠。
青云可上不自喜,却下枳棘如栖梧。
勾稽五载信留滞,澹泊一意忘奔趋。
心研典坟畧鞶帨,腕脱笺牍疲鸿鱼。
诸公要人遍知己,争欲迎致沾波余。
代来秩满不得去,恳恳至挽桓君须。
平生不顾受知广,高兴忽动歌归欤。
湘江水落清彻底,桂棹可理真良图。
人生适意贵自得,怀土不为西风鲈。
一杯别酒聊复尔,千里明月非人殊。
修身善世本一理,聚首分袂皆同区。
它时用否犹故吾,寄书当道今何如。
这位君子的外貌瘦削,但内心却非常丰盈,胸中藏有万卷书籍。
他的文章富有灵气而且有深度,偶尔也会在金马河边品评诗文。
即使能飞升青云,他却不自满,反而觉得自己像栖息在枳棘丛中的鸟。
在任职五年中,他的信念始终未变,淡泊名利,忘却奔忙。
他潜心研究典籍,减少了对文书的疲惫。
各位名士都想结识他,争相邀请他来共享余福。
官职满期却无法离去,诚恳地恳求程君留下。
平生不在乎受知的多寡,兴致来了便愿高歌而归。
湘江水退得如此清澈,桂花舟可以理想地行驶。
人生在于随心所欲,思乡之情不因西风的鱼而减退。
一杯别酒聊以相慰,千里明月与人无关。
修身齐家治国的道理是相通的,聚会分离都是同样的境地。
若干年后再相见,寄信问候又会如何呢?
作者介绍: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人生、友谊和归属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程正翁解官回乡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名利和归属的追求与思索。
这首诗通过对程正翁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诗中开头以“夫君貌瘠中甚腴”描绘了程正翁外表的瘦弱与内心的丰盈,暗示了他虽身处官场,却有着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接着,诗人提到他在青云之上不自喜,反而感到自己如同栖梧的鸟,表明程正翁对名利的淡泊态度,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描绘了程正翁的生活状态,强调他对文书的厌倦和对典籍的钟情,展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离别的感慨,诗人通过湘江水的清澈与别酒的相伴,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自得。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邃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风范与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青云可上不自喜”是指什么?
A. 自满 B. 谦逊 C. 忧伤
答案:B
“湘江水落清彻底”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忧伤 B. 清澈 C. 混浊
答案:B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谁的惜别之情?
A. 自己 B. 朋友 C. 家人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