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4:30
原文展示: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白话文翻译:
郑国有一个人想要买鞋,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子放在座位上。到了市场,却忘了带尺子。买到鞋时,他才说:“我忘了带尺子。”于是他又返回去拿尺子。等他再回来的时候,市场已经关门了,鞋子也没买到。旁人问他:“为什么不直接试一下鞋子呢?”他说:“我宁愿相信尺子,不相信自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则故事出自《韩非子》,用以讽刺那些过于依赖书本知识或外在标准,而忽视自身实际能力和经验的人。
作者介绍:
韩非,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家,以其深邃的政治理论和对人性的洞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以辩论和论证形式,探讨政治、法律与道德。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实用与理论之间的矛盾,强调了对自身经验和判断的重视。
《郑人买履》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一个哲理:过于依赖外部标准可能导致失去机会。郑人自信于自己的尺子,却忽视了直接尝试的可能性。这种盲目的信任反映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的犹豫与不安。故事中的郑人代表着那些习惯于依赖理论或外部标准的人,而他的失败则警示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更重视实际经验。诗中通过郑人的经历,传达出一种对自我能力的质疑和对外部标准的盲信,暗示了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倾向依然存在。人们常常在复杂的选择中纠结,而忽略了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和生动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深刻的社会心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批判过于依赖外部标准而忽视自身判断的行为,强调个人经验和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郑人买履时忘记了什么?
郑人最终是否买到鞋子?
郑人为什么选择相信尺子而不是自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庄子》中的自由思想相比,《郑人买履》更偏向于批判盲目依赖标准,而《论语》则强调修身齐家的个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