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2:06
闻仅二知虽赐也,道传一贯必参乎。己私克尽融天理,表里通明月在壶。
听闻的知识虽然只有两分,但道理的传承却要全面参悟。个人的私欲如果能克制,就能融入天理,内外都明亮如同壶中映照的明月。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典雅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涉及哲理和自然。 创作背景:该诗作成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理想与道德的时期,诗人以个人修养与道德观念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和修身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知识与道德传承的深刻理解。诗人首先承认自己所知有限,强调知识的获取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深入的思考与实践。接着,他提到个人私欲的克制与天理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对内心修养的追求,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自我修炼与道德自省。在最后一句中,诗人用“月在壶”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明亮内心的状态,暗示通过内心的明净来感知外界的真理。这种从个人到宇宙的哲学思考,既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也揭示了整体宇宙的和谐关系,展示了古代文人对内外兼修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个人修养与道德传承的重要性,强调内心的明净与外在的和谐。
诗词测试:
诗中“闻仅二知”意为:
A. 只听了两次
B. 了解的知识非常有限
C. 知道的事情很多
答案:B
诗中“己私克尽融天理”强调了什么?
A. 个人欲望的满足
B. 个人克制和道德修养
C. 自然法则的无关紧要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