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9:12
蛮触争蜗角,兴亡土两丘。
一家文到古,万世月行秋。
鳌可三山冠,鹏须八极游。
胸中治安策,时事几堪忧。
蛮族与触角相争,兴亡的土丘并立。
一家之文到古今,万世之月在秋中流转。
鳌可以冠三山,鹏鸟可以游八极。
我心中有治安之策,但时局却令人担忧。
作者介绍:姚勉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时事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他的诗风格多样,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社会政治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结合了当时政治动荡的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治理的思考。
《次陈肩夔韵》是一首充满哲理与历史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蛮族与中原的冲突,展现了历史的兴衰迭代,生动地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局势。开头的“蛮触争蜗角”即揭示了边疆民族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矛盾与斗争,随之而来的“兴亡土两丘”则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无常与国家的脆弱。
接下来的诗句则引入了时间的维度,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一家文到古,万世月行秋”,诗人反映了文化的延续与历史的流转,暗示着即使在变迁中,文化依然是人类精神的寄托。
在形象的描绘上,诗人以“鳌可三山冠,鹏须八极游”比喻国家的力量与英雄的气概,表达了对理想治国之道的向往。最后一句“胸中治安策,时事几堪忧”,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忧虑。
整首诗不仅在政治与历史的层面上进行深刻反思,同时也在文化与个人理想之间寻求平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视野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鳌可三山冠”)、对仗(“一家文到古,万世月行秋”),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主题思想:诗歌深刻探讨了文化传承、历史兴亡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关系,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忧虑。
诗词测试:
诗中“蛮触争蜗角”主要表现了什么?
“鳌可三山冠”中的“鳌”指代什么?
作者对时事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