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赠范洛仙

《赠范洛仙》

时间: 2025-04-29 17:54:50

诗句

黯淡销魂独倚楼,登山临水又逢秋。

檐前垂柳丝千尺,只系柔肠不系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54:50

原文展示

赠范洛仙
黯淡销魂独倚楼,
登山临水又逢秋。
檐前垂柳丝千尺,
只系柔肠不系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孤独的情感,诗人在幽静的楼阁上,心中充满了忧伤和思念。登高望远,山水相伴,正值秋天,景色虽美,却勾起了更深的思绪。檐前的柳树低垂,千丝万缕的柳条似乎在牵引着他的柔情,然而这份情感却难以寄托于舟船之上,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黯淡:暗淡、忧伤的样子。
  • 销魂:形容心神失落、难以自持。
  • 独倚:独自倚靠。
  • 临水:靠近水边。
  • 垂柳:柳树低垂的样子。
  • 柔肠:柔软的心肠,常用来形容思念之情。
  • :船。

典故解析

  • "秋":秋天常常被认为是思念和离别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传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惆怅。
  • "柳":古代文人常以柳象征柔情和离愁,柳条低垂,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柔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性道人,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而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在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思念,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优雅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而引人入胜。诗人用“黯淡销魂独倚楼”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种孤独而沉重的气氛中。诗人在楼上独自凭栏,心中充满了对往事的回忆与惆怅。接下来的“登山临水又逢秋”描绘了诗人行走于山水之间的情景,尽管风景如画,却无法抚平他内心的失落。

“檐前垂柳丝千尺”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柳树的柔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牵挂。最后一句“只系柔肠不系舟”更是点明了诗中情感的主题:尽管柔情似水,却难以化作具体的寄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黯淡销魂独倚楼:诗人独自倚靠在楼上,心情沉重,感到极度的忧伤。
  • 登山临水又逢秋:诗人登高望远,走近水边,正值秋天,增添了几分思念的情绪。
  • 檐前垂柳丝千尺:描绘柳树的形态,象征着柔情和思念,千丝万缕代表了复杂的情感。
  • 只系柔肠不系舟:表达了柔情的无奈,虽然心中有情,却没有合适的方式去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柳丝”比喻思念,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柳树被赋予了柔情的特性,仿佛在诉说诗人的心声。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往事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惆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柔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和思考的空间。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无尽的思绪。
  • :象征柔情与思念,常在古诗中用以表达离愁别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忧伤的别离
    B. 自然的美丽
    C. 友情的珍贵
    D. 春天的生机

  2. “檐前垂柳丝千尺”中“千尺”主要用来形容什么? A. 柳树的高度
    B. 柳条的柔软
    C. 思念的深厚
    D. 自然的壮丽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思念之情,但其侧重于国事,而性道人的《赠范洛仙》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却都表现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魏桐城题三瀑泉赠汤洞卿 和高守无隐官闲即事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冬日出郊二首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九日呈真直院 敬陪直院右史上已后一日西斋之集 嘉兴界 和葛天民呈吴韬仲韵赋其庭馆所有 贵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包含睇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理比 包含混的成语 文笔流畅 日字旁的字 静中思动 脱靴磨墨 身字旁的字 心之官则思 光明灿烂 何问 等价物 民不畏死 横行无忌 包含琦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