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至家

《至家》

时间: 2025-05-06 19:08:29

诗句

乍远长安市上尘,故园风景喜相亲。

青山有意迎归客,绿竹居然识主人。

书味寻时还似旧,世情阅处更添新。

牙笺未理须吾事,且养他年拜献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8:29

原文展示:

乍远长安市上尘,
故园风景喜相亲。
青山有意迎归客,
绿竹居然识主人。
书味寻时还似旧,
世情阅处更添新。
牙笺未理须吾事,
且养他年拜献身。

白话文翻译:

刚刚离开长安,身上的尘土还未散去,
故乡的风景让我倍感亲切。
青山似乎有意迎接归来的客人,
绿竹竟然识得老主人。
书信的味道在时光中依旧如旧,
而世间的情感在经历中则愈加新鲜。
虽然信笺还未整理,但我还是要为自己务实,
先养活自己,待到来年再去献身。

注释:

  • 乍远:刚离开,初次远离。
  • 长安:古代中国著名的城市,唐朝的都城。
  • 相亲:亲近、熟悉。
  • 有意:有心、愿意。
  • 居然:竟然。
  • 书味:书信的味道,可能指信件的内容或情感。
  • 世情:世间的情感、事态。
  • 牙笺:用来写信的纸张。
  • 须吾事:指我自己要做的事情。
  • 养他年:指为来年做准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郝懿行,字君舸,号涧秋,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远离故乡、归途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来的期待。诗中流露出对家乡景色的依恋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变迁与人们内心的挣扎。

诗歌鉴赏:

《至家》是一首充满乡愁与抒情的诗作。诗人在长安与故乡之间的游离状态,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故乡自然景色的亲近感。首句“乍远长安市上尘”用“乍远”一词,表现出一种刚出发的心情,仿佛尘土还未散去,便已心系故园。接下来的“故园风景喜相亲”,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故乡,蕴含着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诗中“青山有意迎归客,绿竹居然识主人”充满了人性化的意象,青山似乎在主动迎接归来的游子,而绿竹则象征着故乡对游子的认同与温暖。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自然景物更具情感色彩,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归属感。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书味寻时还似旧,世情阅处更添新”的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变化。虽然书信的味道依旧,但世间的情感却因经历而变得更加丰富。这种变化不仅是对个人成长的反思,也是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最后两句“牙笺未理须吾事,且养他年拜献身”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与务实的态度,表现出一种生活的智慧和对未来的准备。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美好,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乍远长安市上尘:刚离开长安,身上沾染了尘土,传达出一种刚出发的心情。
  • 故园风景喜相亲:故乡的景色让人感到亲切和喜悦。
  • 青山有意迎归客:青山似乎有意迎接归来的游子,表现了自然对人的关怀。
  • 绿竹居然识主人:绿竹竟然认得曾经的主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 书味寻时还似旧:书信的情感和味道在时光中依旧如初。
  • 世情阅处更添新:经历世事后,情感更显得丰富和新鲜。
  • 牙笺未理须吾事:信纸还未整理,指的是个人的事情还需优先处理。
  • 且养他年拜献身:先养活自己,待未来再去报答故土的养育之恩。

修辞手法:

  • 拟人:青山和绿竹被赋予了人性,表现出对故乡的感情。
  • 对仗:如“青山有意迎归客,绿竹居然识主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书信的味道比喻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反映了人生的变化与内心的成长。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故乡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安:象征着繁华与人情世态的中心。
  • 青山:代表故乡的自然景观,象征着坚韧与归属。
  • 绿竹:象征着生机与温暖,代表故乡的记忆。
  • 书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安”指的是: A. 一座古城
    B. 一条河流
    C. 一座山
    D. 一座寺庙

  2. “青山有意迎归客”中的“有意”意思是: A. 随意
    B. 有心
    C. 无意
    D. 欲望

  3. 诗人对故乡的态度是: A. 忘却
    B. 怀念
    C. 厌恶
    D. 无所谓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孤独与思乡之情的直接抒发。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节日的背景,表现了思念的深切与亲情的牵绊。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至家》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端正好 端正好 端正好 端正好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惜春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辰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阿鼻鬼 心字底的字 不分青红皂白 玉食锦衣 旅店 深沉 风静浪平 包含载的成语 弋字旁的字 包含狞的词语有哪些 尤物移人 触目伤怀 亡是公 四字头的字 包含兽的成语 以弱胜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