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5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53:56
五日不读书,筋力欲衰老。
十日不作文,心思已枯槁。
常恐名不立,青青去人早。
铅椠无虚陈,经训恣蒐讨。
况偕素心人,疑义相与考。
偶然窥新境,郎若睹清昊。
孜孜入编记,日久成初稿。
敢云希古人,亦曰敦宿好。
五天不读书,身体和精神都会衰退。
十天不写作,思维便会干枯。
时常担心自己名声不显,年轻的生命会匆匆而逝。
铅字和版画不应空闲,应该尽情地学习和探讨。
更何况有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偶尔一瞥新境界,仿佛看见了晴朗的天空。
勤勤恳恳地编写笔记,日久天长就会成稿。
敢说自己能比古人,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勉励和期许。
作者介绍:郝懿行,清代诗人,生于1712年,逝世于1775年,号懿堂,著有《懿堂诗集》等。他的诗作以清新简练、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表达了作者对读书和写作的重视,反映了当时士人的一种求知精神与奋斗意识。在清代,科举制度盛行,读书写作是士人立身之本,郝懿行以此诗鼓励自己和他人勤奋学习。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学习和写作的重视。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展示出知识缺乏所带来的身体和精神的衰退,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几句则从个人的名声、志同道合的朋友、偶然的灵感等多方面,展现了学习与写作的乐趣和意义。
整首诗在形式上非常严谨,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朗朗上口,容易传诵。诗中不仅有对学习的渴望,还有对友谊的珍视,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敢云希古人,亦曰敦宿好”则是对古人的敬仰,同时也在激励自己,要有志于追求更高的学术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学习和写作的不懈追求,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时光的珍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不读书几天会衰老?
诗中提到与谁一起探讨疑义?
“敢云希古人”中的“古人”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的诗强调及时行乐,而郝懿行的《励志》则强调勤奋学习与自我提升。两者虽然主题不同,却都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