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7:31
采桑子
少年惯做空花梦,篆字香薰。
心字香温,作对轻烟写梦痕。
而今梦也无从做,世界微尘。
事业浮云,飞尽杨花又一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轻松自在、追逐梦想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少年时常常做一些虚幻的梦,伴随着字香和温暖的心情,轻烟般的梦痕如同记忆中的印记。而如今,连梦都无从再做,生活如微尘般渺小,事业更像浮云,随着时间的流逝,春天的杨花已经飞尽,时光荏苒,令人感慨。
叶嘉莹,生于1930年,是当代著名的诗词学者和教育家。她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研究与教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理解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其作品多以古典诗词为基础,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现代社会,受时代变迁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诗人反思年轻时的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表达对逝去青春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寻。
《采桑子》通过对比少年时的梦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对理想的失落。开头的“少年惯做空花梦”立刻引发读者的共鸣,描绘出一种年轻时的无畏和幻想。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现实的冷酷,使用“微尘”和“浮云”等意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生的无奈与渺小。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前半部分轻盈而梦幻,后半部分则沉重而感伤,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是最后一句“飞尽杨花又一春”,不仅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惆怅与思索。诗人在简练的语言中传达出深刻的哲理,令读者在欣赏诗歌美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探讨了梦想与现实的冲突,展现了诗人对青春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对比和意象的巧妙运用,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主题深刻且引人思考。
“少年惯做空花梦”中的“空花梦”指的是什么?
诗中“事业浮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飞尽杨花又一春”意指什么?
杜甫《春望》与叶嘉莹《采桑子》都探讨了时光的流逝与理想的破灭。杜甫在《春望》中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痛苦,而叶嘉莹则更侧重于个人理想的失落。两者在情感上都深刻,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显得更为沉重,后者则更具个人化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