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13:2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13:20:42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左芬书问经年断,南雁飘零。又说吴兴。日夜风传唳鹤声。昔年避乱栖湖溇,烟水凄清。今日伶仃。可许荒湾寄此生。
我在信中问你这些年来的情况,但却没有得到你的回信,南飞的大雁在空中孤独地飘荡。又听说吴兴的消息,夜以继日,风中传来鹤鸣的声音。往年我避难时栖息在湖泊的边缘,烟雾缭绕,水面凄清。如今我孤身一人,难以寄托我的余生在这荒凉的湾口。
作者介绍: 周之琦,清代诗人,生平较为隐秘,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而忧伤。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时期,诗人或因避乱而不得不寄居于此,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在孤独中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开篇以书信的形式引入,不仅展示了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与联系的断裂。此后,南雁的飞去更是加深了孤独的情感,诗人在对吴兴的提及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诗中的“唳鹤声”象征着凄凉的境遇,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避乱的经历则是一种生存状态的无奈,水的凄清与烟的缭绕则描绘了一幅美丽却令人心碎的画面,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人的孤寂。
最后,诗人以“可许荒湾寄此生”收尾,寄情于荒凉之地,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一种理想的寄托。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孤独和美好时光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孤独、思念与归属的主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惘。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雁”象征着什么?
“昔年避乱栖湖溇”中的“避乱”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体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的哲思与情感的寄托。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