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46
夜闻姑恶
作者: 陆游 〔宋代〕
湖桥东西斜月明,高城漏鼓传三更。
钓船夜过掠沙际,蒲苇萧萧姑恶声。
湖桥南北烟雨昏,两岸人家早闭门。
不知姑恶何所恨,时时一声能断魂。
天地大矣汝至微,沧波本自无危机。
秋菰有米亦可饱,哀哀如此将安归?
在湖边的桥上,东西两侧的月光斜斜地洒下,高城的漏鼓声传来三更的时分。
钓鱼的船只在夜色中悄然掠过沙滩边缘,蒲苇随风摇曳,传来姑恶的哀鸣声。
湖桥南北的烟雨朦胧,两岸的人家都早早闭上了门。
我不知道姑恶到底为何恨,时不时一声呜咽能断人心魂。
天地广大,而你却是渺小无比,沧海波澜本无危机。
秋天的菰米虽有,但也能填饱肚子,哀哀如此,究竟去向何方?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以豪放的爱国情怀和细腻的生活观察著称,作品涵盖诗、文、词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世间情感的感慨,尤其是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诗人对凄凉景象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对自由和归属的渴望,对命运的无奈。
《夜闻姑恶》是一首描绘夜晚凄凉意境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开篇描绘了高城的漏鼓声和月光下的湖桥,夜幕降临,万物宁静,却也显得无比孤寂。钓船在夜色中悄然滑过,随之而来的姑恶声则是对人内心恐惧与不安的象征。
诗中提到“人家早闭门”,不仅强化了环境的冷清,更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孤立。诗人不知姑恶为何发出如此哀鸣,反映了他对命运和世事的无奈与迷惘。最后两句以“天地大矣汝至微”收束,感叹宇宙的无垠与个体的渺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归属感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沉重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着孤独、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复杂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归属的渴望。
诗词测试:
《夜闻姑恶》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姑恶”是指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围绕什么展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夜闻姑恶》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思考,但陆游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的恐惧,而杜甫则强调对亲情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了对生命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