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8:45
墙角月来迟,光明出深黑。
裸裎起徘徊,风绝夜如默。
月光非不好,但恐远飞贼。
安得腾天空,杀贼奋两翼。
枯槐方聚蚁,甚似可怜国。
亦知战必胜,贼去聊喘息。
行恐长骄盈,岂独忧贪墨。
由今百无变,政与贼俱熄。
待晓步庭除,爱此残月色。
墙角的月亮来得迟,光明从深邃的黑暗中显现。
身心裸露在夜中徘徊,风息寂静,夜晚如同沉默。
月光并不是不好,只是我担心遥远的飞贼。
怎么才能腾空而起,去杀掉敌人,展翅飞翔?
枯槐树上聚集了蚂蚁,真让人感到国家的可怜。
我也知道战争必定取胜,敌人去后我才能喘口气。
行走中恐怕长久骄傲,难道只忧虑贪婪与墨迹?
自今往后百无改变,政权与贼都将熄灭。
待到晨曦步入庭院,爱这残余的月光色彩。
林庚白(生卒年不详),近现代诗人,常以激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进行创作。他的作品多描绘社会现实,表现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月夜小步》创作于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月色,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冀。
《月夜小步》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诗人通过简单的画面展现了复杂的内心世界。开篇的“墙角月来迟”暗示了诗人对时间的感知,月亮的迟到仿佛在延续着他内心的焦虑。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风的消失让夜晚显得更加沉默,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对“飞贼”的担忧愈加明显,这不仅仅是对敌人的恐惧,更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诗人在此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战斗欲望,渴望与敌人一决高下,通过“安得腾天空,杀贼奋两翼”的诗句,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斗志。
后半部分的意象则从战斗转向对国家未来的思考,“枯槐方聚蚁”让人感受到国家的衰败,而“亦知战必胜”则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整首诗在夜的静谧中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胜利的渴望,情感层次分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未来的渴望,展现了诗人不屈的斗志和对和平的渴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中提到的“飞贼”代表什么?
A. 友人
B. 敌人
C. 动物
D. 自然现象
诗中“安得腾天空”的表达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失落
C. 渴望战斗
D. 无所谓
诗的最后一句“爱此残月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夜的厌恶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月亮的眷恋
D. 对国家的失望
对比林庚白的《月夜小步》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均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对亲人和国家的思念,但林庚白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未来的渴望,而杜甫则更加突出个人情感,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