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观山

《游观山》

时间: 2025-07-27 08:44:35

诗句

古寺隐山腹,苍苔行地衣。

岑寂少人迹,路才一线微。

问谁促公行,一句山谷诗。

间来就汤沐,聊叩幽人扉。

相投一杯水,气味如曹溪。

兴尽即云返,重到还无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44:35

原文展示:

游观山
作者: 杨雯 〔宋代〕

古寺隐山腹,苍苔行地衣。
岑寂少人迹,路才一线微。
问谁促公行,一句山谷诗。
间来就汤沐,聊叩幽人扉。
相投一杯水,气味如曹溪。
兴尽即云返,重到还无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隐匿于深山中的古寺,四周青苔覆盖,好似为大地披上了一层衣裳。山中宁静,没有多少人迹,唯一的道路十分细微。我不禁想问是谁在催促你前行,只听得山谷中传来一句诗。偶尔路过这里,想要沐浴温泉,便轻轻叩响幽静之人的门扉。相遇时共饮一杯水,味道如同曹溪水一般清甜。兴致已尽,便准备云游归去,重返这里却又无期。


注释:

字词注释:

  • :隐藏,掩藏。
  • 苍苔:青色的苔藓。
  • 岑寂:寂静,冷清。
  • 公行:行走的游客。
  • :催促。
  • 汤沐:洗澡、沐浴。
  • 幽人:隐居的人。
  • 曹溪:指的是曹溪水,曹溪是著名的清泉,象征清澈和甘甜。
  • 兴尽:兴致已尽。

典故解析:

  • 曹溪:曹溪水出自中国的一条著名山水,常被用作清逸、纯净的象征,引用曹溪水意在强调清凉与舒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雯,生活在宋代,较少为人知,诗作多描写山水、隐士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具有独特的禅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源于作者在游览山水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古寺和幽静环境,反映了文学家对清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游观山》一诗通过描写山间古寺的宁静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便以“古寺隐山腹”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隐秘的意境。接着,诗人通过“苍苔行地衣”描绘了自然的景象,青苔覆盖在地面,仿佛为大地披上了一层绿衣,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岑寂少人迹,路才一线微”则进一步渲染出人迹罕至的幽静环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美感。接下来的“问谁促公行,一句山谷诗”则转向诗人内心的思考,对来访者的询问不仅是对他人的关注,也是对自身的反思。“间来就汤沐,聊叩幽人扉”表现了诗人对隐居者的渴望与敬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整首诗在最后以“兴尽即云返,重到还无期”结束,流露出对回归自然的无限向往与对世俗的淡泊,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整体来看,此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禅意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寺隐山腹:古老的寺院隐藏在山的腹地,描绘出一种幽静的环境。
  2. 苍苔行地衣:青苔覆盖在地面上,好似为大地披上了衣裳,形象生动。
  3. 岑寂少人迹:环境清冷,几乎没有人来往,突显出孤独感。
  4. 路才一线微:道路细微,几乎无迹,进一步强调了幽静。
  5. 问谁促公行:诗人思考,究竟是谁在催促行者前行,带有一丝哲理性。
  6. 一句山谷诗:山谷中回荡着诗句,象征着自然与诗意的结合。
  7. 间来就汤沐:偶尔路过此地,想要沐浴温泉,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8. 聊叩幽人扉:轻轻叩响隐士的门,体现对隐居者的尊敬。
  9. 相投一杯水:彼此分享一杯水,象征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谐。
  10. 气味如曹溪:水的味道如同曹溪水般清甜,暗含对自然的赞美。
  11. 兴尽即云返:兴致已尽,准备离去,流露出一种无奈。
  12. 重到还无期:再次回到这里却无期,表达了对自然的眷恋和对时间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苍苔行地衣”来生动形象地描绘自然景象。
  • 拟人:将山谷中的诗句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相投一杯水,气味如曹溪”,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泊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古寺:象征宁静与历史的积淀。
  2. 苍苔: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生命。
  3. 山谷:隐喻内心的宁静和诗意。
  4. 汤沐:象征洗净尘世的烦恼。
  5. :象征生命与清新,表达人际交往的纯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杨雯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苍苔行地衣”中“苍苔”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苔藓
    B. 青色的苔藓
    C. 红色的苔藓
    D. 黄色的苔藓

  3. 诗中提到的“曹溪”象征什么?
    A. 热情
    B. 清澈
    C. 冷漠
    D. 复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庐山谣》
  • 孟浩然《望洞庭》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终南山》与杨雯的《游观山》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侧重于山水的意境,而杨雯则更多地描绘了人际交流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中的自然意象分析》

相关查询

送绍兴张耆年教授之永嘉学官 碧芦潈 送戚弼甫解官盐场二首 投壶 造侄寄建茶 题退轩 食杨梅三首 曾宏甫见过因问讯鞓红花则云已落矣惊呼之馀 水芭蕉 寓广教寺东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魂颠倒 包含宁的成语 时断时续 包含绅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枕山襟海 输出阻抗 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日臻完善 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可见 涉世未深 高人一等 鹿字旁的字 深中隐厚 天假良缘 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