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15
原文展示:
诗上尧夫先生兼寄伯淳正叔 其一 张载 〔宋代〕 先生高卧洛城中,洛邑簪缨幸所同。 顾我成年清渭上,并游无侣又春风。
白话文翻译:
先生您高卧在洛阳城中,洛阳的士大夫们都与您有幸同在。 而我独自在清澈的渭水边长大,与您同游却无伴侣,又逢春风。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是张载写给尧夫先生(可能是邵雍,字尧夫)以及伯淳、正叔(可能是程颢、程颐兄弟)的,表达了自己与他们虽同在洛阳,却感到孤独无伴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张载在洛阳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他虽然身处士大夫阶层,但感到孤独,可能是因为他的哲学思想与当时的社会主流有所不同,导致他难以找到真正的知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洛阳城中的热闹与渭水边的清静,表达了张载内心的孤独感。诗中“先生高卧洛城中”一句,既表达了对尧夫先生的尊敬,也暗示了自己与洛阳士大夫们的距离。“顾我成年清渭上”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孤独成长经历。最后一句“并游无侣又春风”,以春风为喻,既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也隐含了对新知音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张载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知音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张载在洛阳的孤独感以及对知音的渴望。通过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诗人展现了自己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真正知音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