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2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27:12
蝶恋花·春夜闺思
作者: 林庚白 〔近代〕
槛外桃花千万树。今夜东风,不解吹愁去。
花落花开春欲暮。庭前记取春来路。
背对银釭谁共语。明月圆时,却忆红楼雨。
鹦鹉有情还絮絮。罗衾依旧人何许。
在窗外,桃花盛开如千万树。今夜东风,似乎不懂得把我的愁思吹散。
花儿虽落花开,春天即将结束。庭前的路上,请记住春天来的足迹。
背对着银色的灯光,有谁能与我倾诉?明月圆时,依然忆起红楼中的细雨。
鹦鹉虽然有情,却仍然在喋喋不休。罗衾依旧,却不知人在哪里。
“红楼雨”可能指《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寓意着对往事的怀念与感伤。
林庚白,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独特,常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内心情感。
这首诗写于春夜,作者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感慨。
《蝶恋花·春夜闺思》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夜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首句“槛外桃花千万树”即以春花的盛开引入,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春日氛围。然而,紧接着的“今夜东风,不解吹愁去”则将诗人的愁绪引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哀愁交织的情感状态。
在诗的中段,诗人回忆起春天的过往,感慨“花落花开春欲暮”,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此时的“庭前记取春来路”,既是一种对过去的追忆,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盼。
最后两联,诗人描绘夜晚的孤独和对往事的思念,“背对银釭谁共语”,表达了在灯下的孤独感,而“明月圆时,却忆红楼雨”更是让人联想到过往的情感纠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对比,展现了春夜的美丽和内心的孤寂,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春夜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索,展现了浓厚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什么?
A. 秋天的悲伤
B. 春天的美好
“背对银釭”中的“银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灯光
诗人对过去的情感主要通过哪个意象表达?
A. 明月
B. 桃花
答案: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林庚白及其作品的背景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