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6:27
建安寺夜会,对雨怀皇甫侍御曾联句
皎然 〔唐代〕
相思非是远,风雨遣情多。
皎然愿欲披云见,难堪候晓过。
李纵夜长同岁月,地近极山河。
郑说戒相初传授,文章旧切磋。
王遘时称洛下咏,人许郢中歌。
崔子向惆怅徒延首,其如一水何。
相思并不是因为距离遥远,风雨更让人情思绵绵。
皎然希望能披开云雾见你一面,却又难熬到天亮。
李纵夜长,与你共同度过岁月,地理上的接近让我们心灵相通。
郑说初次传授的道理,旧时的文章也曾一起切磋。
王遘时常被称颂于洛下的歌声,人们则传颂着郢中之歌。
崔子在惆怅中无奈地仰望,究竟这如同一江流水有什么意义呢?
皎然,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优雅著称,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皎然与友人共聚于建安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的几位历史人物,如李白、郑玄等,都是诗人心中崇拜的对象,借以抒发其对友谊与文学的追求。
《建安寺夜会,对雨怀皇甫侍御曾联句》通过风雨这个意象,勾勒出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诗的开头强调“相思非是远”,表现出距离并不是情感的障碍,而是风雨更能激发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人们在困境中的思念心理。
接下来的“皎然愿欲披云见,难堪候晓过”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的情感,表明了对见面的渴望与等待的无奈。诗人希望能够打破云层,看到心中的那个人,但现实的阻碍让等待变得难以忍受。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迫感,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提到李纵、郑说、王遘等人,展现了与历史文化的连接与渊源。通过对这些文学人物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同道中人的敬仰与思考,仿佛在说,尽管我们身处不同的时空,但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是相通的。
最后一句“其如一水何”,将情感的表达升华至哲学的高度,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与生命的无常,感叹即使思念如水般绵延,终究也无法真正抵达心中所想之人。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与深刻性,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文学的热爱,诗人在面对风雨的夜晚,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共鸣。通过对古人和文学的回忆,诗人寄托了对友谊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李纵是指谁?
“其如一水何”的意思是?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