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25
谁知赏嘉节,别异忽相和。
暮色汀洲遍,春情杨柳多。
高城恋旌旆,极浦宿风波。
惆怅支山月,今宵不再过。
谁能知道这赏春的佳节,别离的情绪却忽然交织在一起。
傍晚的色彩在水边的洲滩上弥漫,春天的情感在杨柳间愈加浓厚。
高耸的城楼上迎风飘扬的旌旗,让人依依不舍,
而在辽阔的水边,波涛轻轻拍打着岸边。
我惆怅地望着山上的明月,今晚的月光再也不能重现。
皎然,唐代诗人,字子平,号淡斋,晚唐时期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清明时节,诗人因送别友人而作。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扫墓祭祖日,充满了离别和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对离别的惆怅。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离别的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头的“谁知赏嘉节”便点明了时节的特殊性,清明时节本是一个欢庆的日子,但在离别的情境下,诗人却感到分外惆怅。
接下来的描写“暮色汀洲遍,春情杨柳多”则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愁苦对比,描绘了傍晚时分洲滩上的美丽景色,令人心醉神迷,然而内心的离愁却愈加深重。“高城恋旌旆”一句,表现了对故土的依恋,旌旗的飘扬象征着一种战斗精神,也暗示着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去的留恋。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惋惜,明月虽美,但今晚的美好无法再现。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离别的愁苦,反映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情感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友人深切的思念,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诗中提到的佳节是什么?
诗人对高城的感情如何?
诗中“今宵不再过”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其更注重描绘旅途的艰辛与对友人的祝福,而皎然的《同颜使君清明日游因送萧主簿》则更侧重于春天的情感和离别的惆怅。两首诗在主题上相似,但在情感基调与意象表现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