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源休

《寄源休》

时间: 2025-05-07 18:02:25

诗句

天下未偃兵,儒生预戎事。

功劳安可问,且有忝官累。

昔常以荒浪,不敢学为吏。

况当在兵家,言之岂容易。

忽然向三岭,境外为偏帅。

时多尚矫诈,进退多欺贰。

纵有一直方,则上似奸智。

谁为明信者,能辨此劳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2:25

原文展示:

天下未偃兵,儒生预戎事。
功劳安可问,且有忝官累。
昔常以荒浪,不敢学为吏。
况当在兵家,言之岂容易。
忽然向三岭,境外为偏帅。
时多尚矫诈,进退多欺贰。
纵有一直方,则上似奸智。
谁为明信者,能辨此劳畏。

白话文翻译:

在天下未平定之前,儒生们就开始参与军务。
功劳又怎么能去追问,况且身为官员也有惭愧的负担。
我以前常常在荒凉的环境中,不敢去学习做官。
更何况身处兵家之中,谈论这些事岂不是容易吗?
突然被派到三岭,境外担任偏将。
当时很多人崇尚虚伪,进退之间多有欺诈。
即使有一心一意的忠诚,上面的人也像是奸诈的智者。
谁能成为明白事理的人,能够分辨这些辛劳和恐惧呢?

注释:

  • 偃兵:指战争平息,兵器收回。
  • 儒生:指读书人,尤其是儒家学者。
  • 忝官:身为官员的羞愧。
  • 荒浪:荒凉的环境。
  • 偏帅:地方的军事指挥官。
  • 矫诈:虚伪和欺骗。
  • 奸智:狡诈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结(约660年-730年),字子干,唐代诗人,以古文闻名。元结以简练的诗风和深刻的思考著称,其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的感受。

创作背景:

《寄源休》写于唐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身处战乱之中,反映了儒生在战事中的困惑与无奈。诗中的情感渗透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寄源休》通过对战争的思考,表达了儒生在动荡年代的无奈与困惑。开篇即点明“天下未偃兵”,引出儒生不得不参与戎事的现实。这一转变不仅使人感到悲哀,也暗含对当时社会的批判。诗中用“功劳安可问”表达了对官职功名的质疑,揭示了儒生面对权力与战争的无力感。

尤其在“时多尚矫诈,进退多欺贰”一联,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达到了高潮,强调了虚伪与欺骗的普遍性。最后,诗人提出“谁为明信者”,将思考引向更深层次,质疑谁能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质,反映了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沉郁,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思索,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抗争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下未偃兵:说明当时仍然处于战争状态。
  • 儒生预戎事:儒生不得不参与战争事务,表达无奈。
  • 功劳安可问:质疑战功的意义,反映对功名的冷漠。
  • 且有忝官累:身为官员的责任感与羞愧。
  • 昔常以荒浪:回忆过去的艰难环境。
  • 况当在兵家:强调在军中生存的艰难。
  • 时多尚矫诈:描述当时社会的虚伪风气。
  • 纵有一直方:即使有忠诚,也难以被识别。
  • 谁为明信者:对社会的深刻反思,质疑谁能看清真相。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比如“功劳安可问,且有忝官累”。
  • 反问:通过反问激发思考,加深情感的表达。
  • 比喻:将战争和官场比作荒浪,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乱的无奈、对官场虚伪的反感,以及对社会人心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儒生的忧国忧民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战争与动荡,代表社会的不安定。
  • 儒生:代表知识分子,表达出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困惑。
  • 三岭:象征远离故乡的孤独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下未偃兵”指的是什么?

    • A. 和平时期
    • B. 战争时期
    • C. 农忙时期
  2. “功劳安可问”这一句表达了对什么的质疑?

    • A. 战争的胜利
    • B. 官职的意义
    • C. 人际关系
  3. 诗中提到的“矫诈”主要是指什么?

    • A. 诚实
    • B. 虚伪和欺骗
    • C. 正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元结的《寄源休》更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的内心挣扎,前者强调壮丽自然与人情,后者则表现出对战争与官场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送酒黄竹磵 九日闻蝉 九日戏作 九日在迩索居无聊取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赋七 九日偕兵宪周狮峰同年谯湫宾山游 其一 九日颜子携饮西郭 九日宴游南郊和韵 九日集君山 九日宴射 九日访白塔院僧承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机 魚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大禹治水 戴清履浊 老倭瓜 踩咕 筚门闺窬 皿字底的字 提手旁的字 学庭 骨字旁的字 齿若编贝 南贩北贾 包含途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