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0:19
夜雨萧萧昼不休,病怀岑寂草堂幽。
可堪梦里黄花节,又负山中绿酒瓯。
紫塞暮云鸿北度,澄江落木水东流。
翻思十载登高伴,泪洒西风两鬓秋。
夜雨淅淅沥沥,白天也不停歇,心中病痛寂静,草堂显得幽深冷清。
可惜在梦中却想起了重阳节的黄花,又错过了山中那一杯绿酒。
紫色的边塞暮云,鸿雁向北飞去,澄澈的江水落木随风东流。
回想十年来的登高陪伴,泪水洒落在西风中,两鬓已是苍白的秋色。
朱朴(约1545-约1620),字子彬,号豫山,明代诗人,生于浙江,性情豪放,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前后,诗人在草堂中独自面对病痛与秋景,感慨人生的无常与孤独。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圆,诗人却因病无法与友人共度佳节,独自沉浸在思念与感伤之中。
《九日僧虚堂寄诗次答》是一首体现了诗人孤独与思索的作品。开篇的“夜雨萧萧昼不休”即刻营造出一种沉闷的氛围,诗人身处草堂,心怀忧愁。夜雨与病痛交织,形成一种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可堪梦里黄花节”,则通过重阳节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节日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生动地表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中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如“紫塞暮云鸿北度”、“澄江落木水东流”,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诗的最后两句“翻思十载登高伴,泪洒西风两鬓秋”,将个人情感升华到对人生岁月的反思,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与时光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友情、时光、生命的思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孤独、友谊和时光流逝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情感深邃、意境悠远。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中“泪洒西风”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回忆十年的友谊,表现出对时间的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