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早春山中

《早春山中》

时间: 2025-05-04 00:55:05

诗句

兰未曾芽柳未丝,是渠春早是春迟。

草塘寻见春风处,问讯如何自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5:05

早春山中

作者:方岳 〔宋代〕

原文展示:

兰未曾芽柳未丝,是渠春早是春迟。草塘寻见春风处,问讯如何自不知。

白话文翻译:

兰花还没有发芽,柳树也没有发丝,究竟是春天来得早还是来得迟呢?在草塘边寻找春风的地方,却不知道春天的消息如何。

注释:

  • :指兰花,象征着高洁和芬芳。
  • 柳未丝:柳树尚未抽出新芽,春意未显。
  • :这里是“这”或“那”的意思。
  • 草塘:草生长的水塘,春天的象征地。
  • 问讯:询问消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思索,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华,号山人,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清新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自然复苏之际,诗人以兰花和柳树为引子,表达对春天的思考与期待,反映了当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早春山中》是一首描绘早春时节的诗,诗中通过兰花和柳树的状态,体现了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的气息。诗人以“兰未曾芽柳未丝”开篇,描绘了一个尚未完全进入春天的场景,传达出春天的迟缓与不确定感。接着,诗人通过“草塘寻见春风处”,表达了对春风的渴望和对春天的期盼,然而“问讯如何自不知”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惘与困惑,仿佛春天的到来并不是绝对的,反而增加了几分神秘感。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情感上细腻而深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兰未曾芽:兰花未发芽,暗示春天尚未完全到来。
  • 柳未丝:柳树也尚未抽出新芽,进一步强调春天的迟缓。
  • 是渠春早是春迟:通过疑问句,表达对春天早晚的无奈和思考。
  • 草塘寻见春风处:在草塘边寻找春风,体现了对春天气息的渴望。
  • 问讯如何自不知:虽然在寻找春风的消息,但依旧无从得知,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感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兰花与柳树的生长相联系,隐喻自然的变化。
  • 拟人:通过“问讯”使春天似乎有了生命,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兰未曾芽柳未丝”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以春天为主题,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通过细腻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优雅的品质。
  • :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
  • 草塘:代表自然环境的宁静与和谐。
  • 春风:象征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植物有哪些? A. 菊花 B. 兰花和柳树 C. 桃花
  2.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什么? A. 期待 B. 无所谓 C. 失望
  3. “问讯如何自不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确定 B. 无奈 C. 高兴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写春天的气息,但更为欢快,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方岳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不同的春天观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字浣溪沙 其一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六)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五)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二)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十四) 玲珑四犯·暑夜听雨,用清真韵,同世父苍虬、吷盦、公渚三丈人作 玲珑四犯·暑夜听雨,怀三弟夏口,兼寄湘中乱后亲友。用清真韵 玲珑四犯•招梦用前韵 其二 玲珑四犯 人日前一日雪中用梅溪词韵 玲珑四犯 月下闻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诌的词语有哪些 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咬血为盟 一辞莫赞 辵字旁的字 狗腿子 老练通达 衣冠蓝缕 鼓字旁的字 中庸 齐字旁的字 圆滚滚 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王粲登楼 一壮 走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毕力同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