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5:18
放后遇恩不沾
天作云与雷,霈然德泽开。
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
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
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
在天上云雷交加,降下恩泽如雨。
东风吹来日本的消息,白雉带来越国的佳音。
我独自抛弃长沙的国土,三年未能回归故里。
何时能入宣室,且问洛阳的英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不羁的个性与卓越的诗才,被誉为“诗仙”。李白的作品多表现个人豪情与理想,风格奔放。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白被贬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渴望。时值唐代盛世,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感到无奈。
《放后遇恩不沾》是李白在被贬期间写作的一首诗。整首诗以“恩泽”为线索,描绘了诗人对天地自然的感慨、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渴望。开篇的“天作云与雷”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象征着一种强烈的情感波动。随着东风的到来,诗人接收到来自外界的消息,但却因被贬而无法归乡,心中不免涌起一阵伤感。
“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的句子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李白的放逐不仅是政治上的失意,更是心灵上的孤独与彷徨。最后一句“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则流露出他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渴望重回仕途,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李白那种豪情与理想的碰撞,以及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社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未来的渴望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白被贬至哪个地方?
A. 长沙
B. 日本
C. 洛阳
D. 越国
“白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失落
B. 吉祥与好消息
C. 理想
D. 归属
诗中提到的“宣室”指代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王昭君的住处,象征美好的期望
C. 诗人的理想
D. 自然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