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守居园池杂题·天汉台

《守居园池杂题·天汉台》

时间: 2025-07-26 22:49:26

诗句

北岸亭馆众,最先登此台。

台高望群峰,万里云崔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2:49:26

原文展示:

守居园池杂题·天汉台 文同 〔宋代〕

北岸亭馆众,最先登此台。 台高望群峰,万里云崔嵬。

白话文翻译:

北岸的亭馆众多,我们最先登上这座高台。 站在高台上远望群山,万里的云层巍峨壮观。

注释:

  • 北岸:指诗中所描述的地点的北侧。
  • 亭馆:指供人休息观赏的亭子和馆舍。
  • 众:众多,指亭馆的数量多。
  • 最先:首先,最先的意思。
  • 台高:指天汉台的高度。
  • 群峰:众多的山峰。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这里指云层的广阔。
  • 云崔嵬:形容云层高大雄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游览守居园池时所作,通过描绘天汉台的高远和群峰的壮丽,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天汉台的壮丽景色,通过“台高望群峰,万里云崔嵬”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台上远眺群山的宏伟景象。诗中的“万里云崔嵬”一句,不仅形容了云层的广阔和高大,也隐喻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体现了文同山水诗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岸亭馆众,最先登此台。”:这两句介绍了诗人所在的位置和行动,北岸的亭馆众多,诗人最先登上这座高台,为下文的远望做铺垫。
  • “台高望群峰,万里云崔嵬。”:这两句描绘了站在高台上远望群山的景象,台高使得视野开阔,群峰和云层的壮丽景象尽收眼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修辞手法:

  • “万里云崔嵬”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云层的广阔和高大,增强了诗句的视觉冲击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景观的壮丽,表达了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 “台高”、“群峰”、“万里云”: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的宏伟景象,通过高台、群山和云层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天汉台”位于哪个方向? A. 东岸 B. 西岸 C. 北岸 D. 南岸

  2. 诗中提到的“万里云崔嵬”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峰 B. 云层 C. 亭馆 D. 高台

答案:

  1. C. 北岸
  2. B. 云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文同的《守居园池杂题·天汉台》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文同的诗更注重高远和壮丽,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宁静和恬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文同诗集》:文同的诗集,收录了其大部分作品,是研究文同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麻姑山 句 其二十八 辛春日词·东宫阁 迎春花 寒食东城作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金灯花 奉和圣製上元夜 连理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羽字旁的字 司蠹 袖手旁观 瓦字旁的字 神气十足 丨字旁的字 周急济贫 阜字旁的字 赤须子 包含幢的词语有哪些 余风遗文 摩窣 留一手 斗筲之材 寸字旁的字 龙头属老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