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2:01
原文展示: 疏苇雨中老,乱荷霜外凋。多情惟白鸟,常此伴萧条。
白话文翻译: 稀疏的芦苇在雨中显得苍老,杂乱的荷花在霜外凋零。只有那多情的白鸟,常常陪伴在这萧条的景象中。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荷塘的萧瑟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孤独陪伴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文同晚年,当时他可能身处一个较为孤寂的环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和孤独陪伴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日荷塘的萧瑟景象。首句“疏苇雨中老”,通过“疏苇”和“雨中老”的描绘,传达了秋雨中芦苇的苍老之感。次句“乱荷霜外凋”,用“乱荷”和“霜外凋”形容荷花的凋零,增添了秋日的凄凉氛围。后两句“多情惟白鸟,常此伴萧条”,则通过“白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孤独陪伴的感慨,白鸟成为了这萧条景象中唯一的陪伴,也映射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多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孤独陪伴的深刻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荷塘萧瑟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孤独陪伴的深刻感慨。诗中的自然景物不仅是客观存在的,更是作者情感的载体,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作者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多情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