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28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
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噫!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
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
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
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28
原文展示: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白话文翻译:
在滁州的西南边,靠近泉水的地方,欧阳公在担任州官的第二年,建造了一座亭子,命名为“丰乐”,并亲自写了一篇记,以表明其命名的意义。之后,又在丰乐亭东边几百步远的地方,找到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建造了另一座亭子,命名为“醒心”,并让曾巩来写记。每当欧阳公与州里的宾客来此游玩,他们必定会在丰乐亭饮酒。有时喝醉了或者感到疲倦,他们就会到醒心亭远望,看到群山环绕,云烟缭绕,广阔的田野无边无际,草木茂盛,泉水和石头都显得格外美好,使得眼前所见和耳中所闻都焕然一新,心灵也因此清醒,更希望长时间停留而忘记归去。因此,亭子的命名是根据这种体验而来的,取自韩愈的北湖诗句。啊!这可以说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乐趣,并且通过命名来体现其真实意义,这是一种高明的做法。尽管如此,欧阳公的乐趣,我能说出来。我们的君主在上无忧无虑,我们的百姓在下生活富足,没有遗憾。天下的学者,都是优秀的人才,边远地区的生物,都能得到适宜的生存环境,这才是欧阳公的乐趣。在一个山角,一泉之旁,难道就是欧阳公的乐趣吗?这是欧阳公寄托情感的地方。像欧阳公这样的贤人,韩愈去世几百年后才出现。现在一同游玩的宾客,还不知道欧阳公的难得。再过几百上千年,有人仰慕欧阳公的为人,来参观他的遗迹,想要见到他,会有无法企及的感叹,那时才会知道欧阳公的难得。那么,所有在这里游玩的人,难道不应该感到高兴和幸运吗!而我曾巩,又能以文词附名于欧阳公的文章之后,难道不应该感到高兴和幸运吗!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与欧阳修、王安石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他的文学作品以散文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应欧阳修之邀,为欧阳修在滁州所建的“醒心亭”所作的记。欧阳修在滁州任职期间,不仅政绩显著,还致力于文化建设,建造了多处亭台楼阁,并邀请文人墨客来此游玩,留下了许多诗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醒心亭”的描述,展现了欧阳修在滁州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曾巩不仅描绘了亭子的位置和周围的自然风光,还通过“醒心”这一命名,表达了欧阳修希望通过自然美景来净化心灵、提升精神的愿望。诗的后半部分,曾巩进一步阐述了欧阳修的理想和抱负,即希望国家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通过对比欧阳修的贤能和韩愈的伟大,曾巩强调了欧阳修的难得和珍贵,表达了对欧阳修的敬仰和对自己能参与其中的自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欧阳修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通过“醒心亭”的命名和描述,展现了欧阳修希望通过自然美景来净化心灵、提升精神的愿望。同时,诗中也体现了欧阳修的理想和抱负,即希望国家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通过对比欧阳修的贤能和韩愈的伟大,强调了欧阳修的难得和珍贵,表达了对欧阳修的敬仰和对自己能参与其中的自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欧阳修在滁州建造的亭子有哪些? A. 丰乐亭 B. 醒心亭 C. 两者都有 D. 两者都没有
醒心亭的命名灵感来源于哪位诗人的诗句? A. 李白 B. 杜甫 C. 韩愈 D. 王维
曾巩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欧阳修的敬仰 B.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C. 对自己能参与其中的自豪 D. 以上都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