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8:48
原文展示:
甘露寺多景楼 曾巩 〔宋代〕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白话文翻译:
我想要将这美丽的景色收入这楼中,倚着栏杆四处眺望,视野开阔。 云彩和水光交织,浮现出紫翠色的美景,天空似乎包含了山间的气息,融入青红色调。 淮南的月光下,钟声和诵经声在河流上回荡,远方的帆船在海上乘风破浪。 虽然年老,衣襟上还沾着尘土,但心中只羡慕那些高飞的鸿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描绘了甘露寺多景楼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高远志向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游览甘露寺多景楼时所作,通过对楼中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高远志向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甘露寺多景楼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楼中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首联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将美景收入楼中的愿望,通过“徙倚阑干四望通”展现了诗人四处眺望的开阔视野。颔联和颈联运用丰富的色彩和意象,描绘了云彩、水光、天空、山气、钟声、诵经声和帆船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尾联则通过“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志向的向往,尽管年老,但心中仍怀有高飞的梦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高远志向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高远志向的向往。通过对甘露寺多景楼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通过“心目羡冥鸿”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志向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徙倚阑干四望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开阔 C. 忧郁 D. 悲伤
“云乱水光浮紫翠”中的“紫翠”形容的是什么? A. 云彩 B. 水光 C. 天空 D. 山气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A. 追求名利 B. 向往自然 C. 高远志向 D. 安于现状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