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3:04
今宵月色明千里,秋水与天无表里。
树木矫矫蛟龙蟠,屋瓦鳞鳞雪霜洗。
林下病人毛骨醒,目爱清光不知己。
秋风自作竽籁声,更送城笳夜深起。
客衾初寒睡未能,忽得子诗哦以喜。
子求我和何勤劬,我知枯疏少知己。
子真爱我常存心,安用芜辞烦笔纸。
今晚的月光照亮了千里之地,秋水与天空融为一体,分不清界限。
树木挺拔,如同蛟龙盘踞,屋瓦上覆盖着如雪霜般的洁白。
林中的病人因月光而感到清醒,眼中充满对清光的喜爱,却忘了自身的存在。
秋风自发出悠扬的声音,夜晚深沉时,城中的笳声随之响起。
客人因初寒而难以入睡,忽然读到你的诗,心中欢喜。
你请求我回应,为何如此勤劳,我知道自己孤僻少友。
你真心待我,常存于心,何必用繁琐的言辞来烦扰笔纸。
作者介绍: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宋代三大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抒情和写景,尤其擅长写景抒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曾巩回应石秀才的诗作。石秀才在月夜下写诗寄给曾巩,曾巩在读到诗后,感受到月光的美丽和石秀才的真情,因此写下这首诗作为回应。
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月光下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今宵月色明千里”一句,直接点明月光的明亮和广阔,为全诗定下基调。接着通过“树木矫矫蛟龙蟠”和“屋瓦鳞鳞雪霜洗”等句,生动描绘了月光下的树木和屋瓦,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后文通过“林下病人毛骨醒”和“秋风自作竽籁声”等句,表达了诗人在月光下的清醒和秋风的悠扬,以及对友情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曾巩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月光下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真挚友情的感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树木矫矫蛟龙蟠”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秋风自作竽籁声”中的“竽籁声”指的是什么? A. 秋风的声音 B. 笳声 C. 乐器的声音 D. 鸟鸣声
诗中“子求我和何勤劬”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你请求我回应,为何如此勤劳 B. 你请求我帮助,为何如此勤劳 C. 你请求我陪伴,为何如此勤劳 D. 你请求我理解,为何如此勤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