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5:21
望孤石诗
作者: 鲍照 〔南北朝〕
江南多暖石。
杂树茂寒峯。
朱华抱白云。
阳条熙朔风。
蚌节流绮藻。
辉石乱烟虹。
泄云去无极。
驰波往不穷。
啸歌清漏毕。
徘徊朝景终。
浮生会当几。
欢酌每盈衷。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江南多暖石,展现了温暖的自然环境,接着描绘了树木与山峰的繁茂,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朱华与白云交相辉映,阳光照耀下的景色更加迷人。接着,描写了水底的蚌壳与绮丽的水草,辉煌的石头在烟雾与彩虹中闪烁。云彩飘散,似乎没有尽头,波涛奔涌,仿佛无穷无尽。最后,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期待着与友共饮的欢愉时光。
鲍照(约501年-约554年),字明远,南朝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才情和诗风而闻名。他的诗歌多以豪放奔放著称,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望孤石诗》创作于鲍照游历江南时,诗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南北朝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
《望孤石诗》是一首充满江南自然美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和孤独的深刻思考。诗的前半部分,诗人用“暖石”“杂树”“朱华”来描绘江南的温暖与生机,展现出一种怡人的自然景象。接着,诗人通过“蚌节流绮藻”“辉石乱烟虹”等意象,描绘了水下的美丽与虚幻,揭示了自然界的丰富与多彩。
而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泄云去无极”“驰波往不穷”的描写,表现了大自然的浩瀚与无边,似乎在暗示人生的渺小与短暂。最后两句“浮生会当几,欢酌每盈衷”更是将主题转向人生的哲思,强调了与友共饮的珍贵时光,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慨与珍惜。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为背景,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鲍照对生命、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的自然美景,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现了对自由、自然与友情的珍视,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与情感。
诗中“江南多暖石”意指什么?
诗人通过“浮生会当几”表达了什么情感?
“辉石乱烟虹”中的“辉石”指的是什么?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鲍照的《望孤石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写与生命感悟,而李白的作品则注重情感的抒发与孤独的思考。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