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呈李漕

《呈李漕》

时间: 2025-04-27 13:19:17

诗句

默祷神仙政隐忧,天心人意已周流。

旱苗已杭七八月,甘雨如期十五州。

风月冷吹云梦晚,水花新浸武昌秋。

异时白粲输官处,知有丰年万斛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17

原文展示:

默祷神仙政隐忧,天心人意已周流。
旱苗已杭七八月,甘雨如期十五州。
风月冷吹云梦晚,水花新浸武昌秋。
异时白粲输官处,知有丰年万斛收。

白话文翻译:

默默祈祷神仙,治理隐忧,天心人意已经周流。
干旱的禾苗已经枯黄七八个月,甘霖如期降临十五个州。
清风明月冷冷地吹拂着云梦的傍晚,水花新鲜地浸润着武昌的秋天。
在不同的时节,白米被送到官府,知道有丰收的年景,万斛的粮食。

注释:

  • 默祷:默默地祈祷。
  • 神仙:指代神灵或天神,寓意对统治者的期望。
  • 天心人意:意指天命与民心,强调政局的和谐。
  • :指干枯,形容禾苗失去生机。
  • 甘雨:及时的雨水,象征丰收的希望。
  • 云梦:地名,可能指云梦泽,意象中有宁静的气氛。
  • 白粲:指白米,象征粮食的丰收。
  • 万斛收:形容丰收的数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字景文,号澄江,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民生,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耕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诗人关注天灾人祸对百姓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诗歌鉴赏:

《呈李漕》是一首充满自然生机与理想政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期待以及对民生的关怀。开篇的“默祷神仙政隐忧”,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神明的寄托,暗示了政治的复杂与难言。接下来的“天心人意已周流”,则展现了诗人对民心的关注,认为顺应天命,便能获得民众的支持。

诗中描绘了干旱的禾苗与及时的甘雨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天时对农作的重要性。由此,诗人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后半部分描绘了水花浸润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象征着丰收的希望与生机。

最后的“知有丰年万斛收”让整首诗回归主题,强调了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相互交织,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与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默祷神仙政隐忧:通过默祷,表达对政治隐忧的担忧。
  • 天心人意已周流:强调顺应天命与民心的重要性。
  • 旱苗已杭七八月:描述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表现了土地的贫瘠。
  • 甘雨如期十五州:表现了及时雨的到来,象征着希望。
  • 风月冷吹云梦晚: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风景,增强了诗的意境。
  • 水花新浸武昌秋:表现了秋天的丰收气息与生机。
  • 异时白粲输官处:暗示未来的丰收与物资的输送。
  • 知有丰年万斛收:总结全诗,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与喜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农作物生长进行比较。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为和谐。
  • 意象:通过自然景色传达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丰收的期望,表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仙:象征着理想的统治者与治理。
  • 甘雨:象征着及时的帮助与恩泽。
  • 风月:代表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白粲:象征着丰收与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默祷神仙”主要表达了诗人什么心理? A. 对神明的崇拜
    B. 对政治的忧虑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生活的满意

  2. “甘雨如期十五州”中“甘雨”指代什么? A. 冬天的雪
    B. 及时的雨水
    C. 晨露
    D. 春风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对比杜甫的《春望》,两首诗均表现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心,但刘过的诗更强调自然与丰收的关系,而杜甫则更为沉重,反映了国破家亡的悲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乖慵 送举子下第东归 谷初忝谏垣今宪长薛公方在西阁知奖隆异以四韵代述荣感 和知己秋日伤怀 游蜀(一作蜀中春暮) 自遣 再经南阳 侯家鹧鸪 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隹字旁的字 今生今世 辳脔 包含微的词语有哪些 私视 津钱 岩栖谷隐 役畜 企者不立 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朋比作奸 推诚相信 厄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多样 辰字旁的字 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