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2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22:14
玲珑万状石欺玉,开阖千层秀结峰。
尚有炎蒸疑夏日,未令新爽洗秋容。
龙翔凤舞来天目,水秀山明巩帝封。
新见钱塘王气好,中原我欲指迷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洞天仙境,玲珑剔透的石头仿佛在欺负珍贵的玉石,层层叠叠的山峰如同崇高的秀丽景观。即使在夏日的炎热之中,也没有让秋天的清新气息消失。龙飞凤舞的气象展现了天上的美丽,秀水明山巩固了皇帝的地位。如今我看到钱塘的气象非常好,但我却想在中原寻找迷失的踪迹。
作者介绍:连久道(约1084年-约1152年),字景升,号阮溪,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风景,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历史的思考。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思考。
《洞霄琳宫》是一首充满自然美的山水诗,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奇妙的洞天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开头两句通过“玲珑万状石欺玉”,强调了洞中石头的美丽,似乎在讽刺那些未经雕琢的玉石。接下来的“开阖千层秀结峰”则描绘了层峦叠嶂的壮丽山景,生动形象地将读者带入一个仙境。
“尚有炎蒸疑夏日,未令新爽洗秋容”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尽管身处夏日的炎热之中,却仍然有秋天清爽的气息,体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循环。这种变化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绘,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流转。
后面两句“龙翔凤舞来天目,水秀山明巩帝封”则将自然景象与国家的盛世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向往。而最后一句“新见钱塘王气好,中原我欲指迷踪”则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向往,表现出对历史、国家和自身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美丽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探索,情感丰富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国家繁荣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处境的迷惘与思考,情感复杂而深刻。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龙翔凤舞”中的“龙”与“凤”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钱塘”指的是哪个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