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3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37:56
洞霄琳宫
作者: 连久道 〔宋代〕
栖真已得寻西洞,
神应谁能辨雨锺。
水奏五音鸣玉凤,
山回九锁踞苍龙。
古杉疑复天台去,
怪石时从福地供。
它日重游应更好,
拟登天柱最高峰。
全诗翻译:
已经寻找到那西洞,栖息在真理中,
神灵又有谁能分辨那雨中钟声的奥妙呢?
水流奏出五音,仿佛玉凤在鸣叫,
山峦回环,九道锁链盘踞着苍龙。
古老的杉树,似乎又要去天台,
奇特的石头,不时供奉于福地。
日后再来游玩,应该会更美好,
我打算登上天柱,去往那最高的峰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连久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常以自然景观与道教思想结合,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一个追求精神寄托和自然和谐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对道教理想境界的向往。
《洞霄琳宫》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修道场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超脱世俗的渴望。诗的开头"栖真已得寻西洞"直接点明了主题,诗人已经找到了归宿,暗示着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接下来的句子通过“神应谁能辨雨锺”表达了对自然声音的敬畏,似乎只有真正的神灵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
诗中“水奏五音鸣玉凤”一句,使用了音乐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象征着理想生活的美好。接着“山回九锁踞苍龙”,将山的雄伟与神秘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古杉、怪石等意象,描绘了自然中的奇妙景观,传达了他对未来重游的期待与向往,尤其是“拟登天柱最高峰”这一句,寄托了他对更高境界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蕴含了哲理,展现了道教思想中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体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内心对真理与宁静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栖真已得寻西洞”中的“西洞”指什么?
“水奏五音鸣玉凤”中的“玉凤”象征什么?
诗人对未来的重游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