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4:22
原文展示:
云中一点鲍山青,东望能令两眼明。若道人心是矛戟,山前那得叔牙城。
白话文翻译:
在云中隐约可见一点鲍山的青翠,向东望去能使双眼明亮。如果说人心如同矛戟般锋利,那么在山前怎会有叔牙城这样的和平之地呢?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并称“曾欧”。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主张文学应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仁义的向往,通过对鲍山的描绘,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诗人可能感受到了人心的险恶和社会的动荡,因此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仁义的深切向往。首句“云中一点鲍山青”,通过“云中”和“一点”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希望。次句“东望能令两眼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美好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明和远见。后两句通过对比“人心是矛戟”和“山前那得叔牙城”,深刻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社会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和平与仁义的向往。诗人通过对鲍山的描绘和对人心的批判,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鲍山”象征着什么? A. 清新和宁静 B. 险恶和攻击性 C. 动荡和不安
诗中的“叔牙城”象征着什么? A. 和平与仁义 B. 险恶和攻击性 C. 动荡和不安
诗中的“人心是矛戟”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