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9:20
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南
共悲来夏口,何事更南征。
雾露行人少,潇湘春草生。
莺啼何处梦,猿啸若为声。
风月新年好,悠悠远客情。
在夏口这片土地上,我和你一起感到悲伤,为什么还要再向南征程呢?雾露弥漫,行人稀少,潇湘的春草已悄然生长。黄莺在何处啼鸣似乎在梦中,猿猴的啼叫仿佛在呼唤你。风月正好迎接新年,远方的游子情思悠悠难以自已。
刘长卿(约720年-约780年),字耽美,号景山,唐代诗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以诗歌见长。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感慨。
此诗写于夏口,作者送别好友屈突司直前往湖南任职,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远行的忧虑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刘长卿的《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送别时的惆怅与思念。诗的开篇“共悲来夏口”,直接点出诗人和朋友的情感共鸣,传达出一种悲伤的基调。接下来的“何事更南征”则表达出诗人对朋友南行的犹豫与不舍,似乎在质问这段旅途的必要性。
“雾露行人少,潇湘春草生”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画面,雾气弥漫,行人稀少,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而“莺啼何处梦,猿啸若为声”则通过黄莺和猿猴的声音,传递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孤独的感受。最后两句“风月新年好,悠悠远客情”点明了岁月的流逝与游子心中的情感,尽管新年将至,但离别的滋味依旧让人感到难以释怀。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自然的描写,又有情感的流露,充分体现了刘长卿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对朋友离别的叹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思乡之情。
诗中的“夏口”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个地名
C. 一种天气
D. 一种饮食
“雾露行人少”中的“行人”指的是:
A. 诗人
B. 朋友
C. 旅途中的人
D. 猿猴
诗中提到的“潇湘”代表的是:
A. 湖南地区
B. 四川地区
C. 湖北地区
D. 江苏地区
答案: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夏口送屈突司直使湖南》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