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秀野亭观赵昌花

《过秀野亭观赵昌花》

时间: 2025-05-10 07:55:44

诗句

牡丹酴醾送春归,南风亦复吹戎葵。

青女不瘦芙蓉肌,雪中山茶火争辉。

此开彼落相背驰,安得坐隅皆见之。

剑南老人来解衣,好手不免如徐熙。

萧然四幅十二枝,规模一出众史卑。

妙处天授非人为,右军字画少陵诗。

后来纵好难并驰,传观左右识者谁。

爱画入骨一痴,惜哉不犹坡谷题。

何妨扰扰俗眼疑,秀野前后花成帷,按图求之君自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5:44

原文展示

过秀野亭观赵昌花
牡丹酴醾送春归,南风亦复吹戎葵。
青女不瘦芙蓉肌,雪中山茶火争辉。
此开彼落相背驰,安得坐隅皆见之。
剑南老人来解衣,好手不免如徐熙。
萧然四幅十二枝,规模一出众史卑。
妙处天授非人为,右军字画少陵诗。
后来纵好难并驰,传观左右识者谁。
爱画入骨一痴,惜哉不犹坡谷题。
何妨扰扰俗眼疑,秀野前后花成帷,
按图求之君自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花卉盛景,牡丹在春天的盛开,南风也随之吹起,带动了戎葵的生长。青女(指美女)依旧容颜不减,芙蓉花的肌肤如初;而在雪中绽放的山茶花则如火焰般争相辉映。花开花落,彼此相背,怎么能在一个角落里同时看到它们呢?剑南的老者前来解开衣襟,虽是高手,但也难免不如徐熙那样完美。四幅画中有十二枝花,规模远胜于那些卑微的历史作品。诗中所表现的妙处是天赋而非人为,王羲之的字画和杜甫的诗歌在此也不乏其例。后来即使作品再好,也难以并驾齐驱,能识得其美的人又有多少呢?我对画的热爱如骨髓般深切,惋惜的是,何必去比较坡谷的题材。即使外界有疑虑,秀野亭前后花卉如同帷幕般绽放,依图索之,君自会明了。

注释

  • 酴醾:指牡丹花,旧时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 戎葵:一种花,通常指向日葵,象征着阳光和活力。
  • 青女:象征美丽的女子,通常形容她们的娇嫩和肤色。
  • 雪中山茶:在寒冷的天气中仍然开花的山茶花,象征坚韧。
  • 剑南老人:诗中提到的角色,象征着有经验的艺术家或鉴赏家。
  • 徐熙:指徐熙,古代著名画家,以其精湛的技艺著称。
  • 右军、少陵:指王羲之、杜甫,分别是书法与诗歌的大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生于北宋,因其词风清新、婉约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常用细腻的笔触刻画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

《过秀野亭观赵昌花》创作于春天,诗人在游览秀野亭时,看到花卉盛开,感受到春的气息,因而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花卉的盛景与艺术的真谛。首句“牡丹酴醾送春归”便以生动的形象引入,牡丹的芬芳仿佛在送走春天,南风的吹拂则带来新的生机。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不同花卉的美丽与特点,青女和芙蓉花相互映衬,山茶花在雪中绽放的热烈,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和谐。

诗中对花的交替盛开与凋零的思考,表现出一种人生哲学,花虽美丽,却也有盛衰之时。“安得坐隅皆见之”,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角落里欣赏到美的全貌。剑南老人则象征着艺术的传承与鉴赏,提到的徐熙则是对艺术高峰的追求。

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画作的深刻热爱,以及对外界评价的无所谓。无论外界的纷扰,秀野亭前的花卉依然绚烂绽放,象征着美的永恒与内心的坚定。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花卉的画卷,更是一种对生活和艺术的深刻反思,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牡丹酴醾送春归:牡丹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芬芳四溢。
  • 南风亦复吹戎葵:南风的吹拂使戎葵花绽放,象征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 青女不瘦芙蓉肌:青女的美丽与芙蓉花的娇嫩相互映衬,表现女性的美。
  • 雪中山茶火争辉:在寒冷的雪中,山茶花如火般热烈,象征坚韧与不屈。
  • 此开彼落相背驰:描绘花开花落的对比,反映自然的无常。
  • 安得坐隅皆见之:感叹难以在一个地方同时欣赏所有美丽的花。
  • 剑南老人来解衣:老者前来,象征着艺术的传承与鉴赏。
  • 好手不免如徐熙:即便是高手,也难以超越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家。
  • 萧然四幅十二枝:四幅画中有十二枝花,强调作品的丰富与多样性。
  • 妙处天授非人为:艺术的真谛是天赋而非人为的努力。
  • 右军字画少陵诗:提到王羲之与杜甫,强调艺术与诗歌的结合。
  • 后来纵好难并驰:即使后来的作品再优秀,也难以与之并驾齐驱。
  • 传观左右识者谁:能识得其美的人又有多少,反映出艺术的孤独。
  • 爱画入骨一痴:对绘画的热爱深入骨髓,表现个人情感。
  • 惜哉不犹坡谷题:惋惜地提到对比坡谷的作品,表现出对艺术的痴迷。
  • 何妨扰扰俗眼疑:即使外界有疑虑,也不妨碍内心的追求。
  • 秀野前后花成帷:秀野亭前后花卉绽放如帷幕,表现自然的美丽。
  • 按图求之君自知:通过图画去寻找美,最终的理解在于自身。

修辞手法

  • 比喻:“牡丹酴醾”将牡丹比作美酒,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南风与花卉赋予生命,表现自然的灵动。
  • 对仗:如“此开彼落”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诗人在春天的花景中感受到生命的变迁与艺术的永恒,表达了对美的向往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富贵与美丽,常用来比喻女子的娇嫩。
  • 芙蓉:象征女性的美丽与温柔,常表现出清丽的形象。
  • 山茶:象征坚韧与不屈,能在寒冷中盛开,表现出生命力。
  • :象征严寒与孤独,也反映了美的脆弱。
  • 花卉:整体上象征生命的盛衰与自然的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女”主要指代: A. 花
    B. 美女
    C. 老人
    D. 画家

  2. “剑南老人”象征的是: A. 年轻人的追求
    B. 艺术的传承与鉴赏
    C. 物质的富裕
    D. 自然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右军字画”指的是: A. 书法
    B. 绘画
    C. 诗歌
    D. 音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江南春》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杜甫):两首诗均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但朱翌的诗更注重花卉的细腻与艺术的思考,而杜甫则更关注自然与人的关系。
  • 《江南春》(杜甫):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朱翌更注重花卉的种类与细节,而杜甫则强调春雨带来的生机。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祖教寺 题谢康乐石门作 瀑布 叹美人照镜 送曹源公游西樵卜隐 山中早秋 王澹子居士新葺野樗亭成招集同赋 吴圣玉归自辽左志喜二首 其一 登嵩山绝顶 白雪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祁奚之举 文觌武匿 包含磅的词语有哪些 灰心丧气 三眠 鲁斤燕削 镸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赊钱 如不胜衣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刀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彑字旁的字 以己养养鸟 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凗凒 委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