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延祥寺手植竹有甘露

《延祥寺手植竹有甘露》

时间: 2025-08-07 03:18:34

诗句

穰穰天酒被修篁,的皪枝间日射光。

岂为炎荒多热恼,故教灌顶作清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3:18:34

原文展示

穰穰天酒被修篁,
的皪枝间日射光。
岂为炎荒多热恼,
故教灌顶作清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修竹在阳光下的景象,竹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尽管炎热的天气常常让人感到烦恼,但因此而植竹,能够在竹影下得到一丝清凉与舒适。

注释

  • 穰穰:形容丰盛的样子,常用来形容植物茂盛。
  • 天酒:指天空中的阳光,暗喻阳光如美酒般温暖。
  • 修篁:细长的竹子。
  • 的皪:指竹子的枝叶,形容竹子生长得密集。
  • 灌顶:比喻用竹子遮挡,形成凉爽的空间。
  • 清凉:形容环境的凉爽,给人舒适的感觉。

典故解析

“灌顶”在古代文化中常指用水为人洗礼或清凉,借此表达一种清新的感受。在诗中,作者将这种意象与竹林的凉意结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自然的慰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追求诗歌的自然性与生动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体验中,竹子象征着坚韧与清新,诗人通过竹林的描绘,表达在炎热的天气中依然能寻找到一方清凉的乐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境与情感的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开头两句通过“穰穰天酒”和“修篁”两组意象,展现出竹林的生机与阳光的温暖。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亲近感。

后两句则转向思考,虽是炎热的天气,却通过植竹的方式找到了解脱。这一转折不仅使整首诗的情感从描绘自然转向了哲思,也增加了诗歌的深度。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便在困境中,也能找到清凉与舒适的方式。这种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穰穰天酒被修篁:描绘了竹林丰富的生机,阳光普照,竹子生长茂盛。
  2. 的皪枝间日射光:阳光透过竹子的枝叶,形成斑驳的光影,展现出一种生动的画面。
  3. 岂为炎荒多热恼:反问之句,表达尽管天气炎热,但并不因此感到烦恼。
  4. 故教灌顶作清凉:通过植竹得到的凉爽,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抚慰与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阳光比喻为“天酒”,形象生动。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使用反问句式,突出诗人豁达的心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竹林的描绘,表达在炎热的环境中寻求清凉与舒适的生活态度,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修篁:象征生机和坚韧。
  • 天酒:象征阳光的温暖与生活的美好。
  • 清凉:象征宁静与舒适的心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酒”比喻什么? A. 美酒
    B. 阳光
    C. 天空
    D. 水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寻找清凉? A. 游泳
    B. 植竹
    C. 读书
    D. 躲在家里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消极
    C. 积极
    D. 无聊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自然的美,通过月光带来的宁静与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王维《鹿柴》:以山水自然为题,通过描绘山间宁静的景色,传达出一种清幽的心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化与诗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王大卿致政归江陵 苏州道中顺风 送吴显道五首 与北山道人 送黄吉父将赴南康官归金溪三首 车螯二首 寄李道人 石竹花 春怨 钟山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伊蒲塞 黄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包含鞘的词语有哪些 案甲 窃开头的成语 同谘合谋 繁花似锦 臼字旁的字 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黽字旁的字 穷奸极恶 成法 朱颜绿发 水具 目瞪口噤 剪扑 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