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点绛唇 情景四首

《点绛唇 情景四首》

时间: 2025-04-30 19:02:01

诗句

玉体纤柔,照人滴滴娇波溜。

填词未就。

迟却窗前绣。

一幅花笺,适与何人手。

还知否。

孤灯坐守。

渐入黄昏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2:01

点绛唇 情景四首

作者: 陆文圭 〔宋代〕

原文展示:

玉体纤柔,照人滴滴娇波溜。填词未就。迟却窗前绣。一幅花笺,适与何人手。还知否。孤灯坐守。渐入黄昏后。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柔美身姿,宛如水波般的娇媚,正因未能完成词作而感到惆怅。她独自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张花笺,思索这首词该寄给谁。她不禁想,自己在孤灯下独自守候,时光渐渐向黄昏迈进。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体: 指洁白如玉的身体,形容女子的美丽。
  • 纤柔: 形容纤细柔美。
  • 滴滴娇波溜: 比喻女子的姿态如水波般动人。
  • 填词: 写词、作诗。
  • 花笺: 用来写信或作词的纸张,通常装饰有花纹。
  • 孤灯坐守: 在孤独的灯下静坐,形容夜深人静的状态。
  • 渐入黄昏后: 指时间推移,进入黄昏时分。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孤灯坐守”与“黄昏”可引申出孤独与思念的情感,符合古诗常见的抒情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文圭,宋代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和婉约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女子的情感与生活状态,常常蕴含深厚的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一个黄昏时分,诗人可能在思念某位心上人,因未能完成词作而感到焦虑与孤独,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爱情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点绛唇 情景四首》是一首充满感情与细腻描写的词作。诗中通过对女子身姿的描绘,展现了她的柔美与娇媚,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诗人通过“填词未就”的自责,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不安,似乎在为未能表达情感而感到遗憾。这种情感的细腻刻画,不仅让人感受到女子的美丽,更折射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整首词在意象上运用了“花笺”与“孤灯”等元素,暗示了情感的寄托与思念的沉淀,展现了一个文人所特有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体纤柔,照人滴滴娇波溜。

    • 描述女子的美丽,形容她的身体如玉般洁白,纤细柔美,宛如水波般动人。
  2. 填词未就。迟却窗前绣。

    • 表达写词的未能与窗前绣花的迟缓,暗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3. 一幅花笺,适与何人手。

    • 手中拿着一张花笺,思索这首词该寄给谁,表现出对心上人的思念。
  4. 还知否。孤灯坐守。渐入黄昏后。

    • 不禁询问对方是否知道自己的情感,描绘了夜深人静的孤独感,时间渐渐向黄昏推移,暗示情感的深邃与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体”“娇波”,使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化女子的美丽。
  • 拟人: “孤灯坐守”,将灯具象化,增加了情感的温度。
  • 对仗: 词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着对美丽女子的描绘与思念,表达了对爱情未能实现的遗憾与孤独的情感,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体: 代表美与纯洁。
  • 花笺: 传递情感的媒介,象征着思念与寄托。
  • 孤灯: 象征孤独与等待,暗示心中的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体”主要指什么?

    • A. 玉石
    • B. 女子的身体
    • C. 花瓣
    • 答案: B
  2. “孤灯坐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热闹
    • B. 孤独
    • C. 兴奋
    • 答案: B
  3. 诗中提到的“花笺”用来做什么?

    • A. 绣花
    • B. 写信
    • C. 画画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陆文圭的细腻与李清照的深情形成鲜明对比,李清照的词多以愁苦为主,而陆文圭则在柔美中透出一丝惆怅,二者都表现了对爱情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精读》
  • 《陆文圭词集》

相关查询

邺城怀古 新安江上寄处士 田园观雨兼晴后作 途中寄友人 杂曲歌辞。生别离 杂曲歌辞。悲哉行 相和歌辞。挽歌 伤情 放歌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眼无珠 情趣横生 镜里恩情 靑字旁的字 东幸 顺手 开弓不放箭 彑字旁的字 锆石 龠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胭花 铜围铁马 放开头的成语 欲好 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