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新安江上寄处士

《新安江上寄处士》

时间: 2025-05-02 20:01:56

诗句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

人远禽鱼静,山空水木寒。

啸起青蘋末,吟瞩白云端。

即事遂幽赏,何必挂儒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1:56

原文展示:

新安江上寄处士 孟云卿 〔唐代〕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 人远禽鱼静,山空水木寒。 啸起青蘋末,吟瞩白云端。 即事遂幽赏,何必挂儒冠。

白话文翻译:

深潭与浅滩交错,江水曲折流出新安。 人迹罕至,鸟兽鱼类也显得宁静,山中空旷,水木透着寒意。 风从青蘋的末梢吹起,我吟咏着,目光投向白云的尽头。 在这样的景致中,自然而然地享受着幽静的美,何必非要戴上儒者的帽子呢?

注释:

  • 深潭与浅滩:形容江水深浅不一,曲折多变。
  • 万转出新安:指出新安江的曲折流动。
  • 人远禽鱼静:人迹罕至,自然界的生物也显得宁静。
  • 山空水木寒:山中空旷,水木透着寒意,形容环境的幽静和冷清。
  • 啸起青蘋末:风从青蘋的末梢吹起,形容风的轻柔。
  • 吟瞩白云端:吟咏着,目光投向白云的尽头,表达诗人的超然心境。
  • 即事遂幽赏:在这样的景致中,自然而然地享受着幽静的美。
  • 何必挂儒冠:何必非要戴上儒者的帽子,意指不必拘泥于世俗的礼教和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云卿,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自然、超脱世俗为主。此诗可能是在游历新安江时,寄给某位隐居的朋友,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新安江时所作,通过对江水、山林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礼教的淡漠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新安江深潭浅滩的描绘,展现了江水的曲折多变和自然的宁静美。诗中“人远禽鱼静,山空水木寒”一句,以人迹罕至、鸟兽鱼类宁静、山中空旷、水木透着寒意,形象地描绘了江畔的幽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啸起青蘋末,吟瞩白云端”,则通过风从青蘋的末梢吹起、目光投向白云的尽头,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超然心境和对自由的追求。最后一句“即事遂幽赏,何必挂儒冠”,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礼教的淡漠态度,认为在自然美景中享受幽静的美,比拘泥于世俗的礼教和身份更为重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描绘了新安江的曲折流动,深潭与浅滩交错,形象地展现了江水的多变。
  • “人远禽鱼静,山空水木寒”:通过人迹罕至、鸟兽鱼类宁静、山中空旷、水木透着寒意,描绘了江畔的幽静景象。
  • “啸起青蘋末,吟瞩白云端”:通过风从青蘋的末梢吹起、目光投向白云的尽头,抒发了诗人的超然心境。
  • “即事遂幽赏,何必挂儒冠”: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礼教的淡漠态度,认为在自然美景中享受幽静的美,比拘泥于世俗的礼教和身份更为重要。

修辞手法:

  • 比喻:“深潭与浅滩”比喻江水的深浅不一,曲折多变。
  • 拟人:“人远禽鱼静”将鸟兽鱼类拟人化,形容它们在人迹罕至的环境中显得宁静。
  • 对仗:“深潭与浅滩”与“山空水木寒”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新安江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礼教的淡漠态度,认为在自然美景中享受幽静的美,比拘泥于世俗的礼教和身份更为重要。

意象分析:

  • 深潭与浅滩:比喻江水的深浅不一,曲折多变。
  • 人远禽鱼静:将鸟兽鱼类拟人化,形容它们在人迹罕至的环境中显得宁静。
  • 山空水木寒:描绘了江畔的幽静景象,山中空旷,水木透着寒意。
  • 啸起青蘋末:风从青蘋的末梢吹起,形容风的轻柔。
  • 吟瞩白云端:目光投向白云的尽头,表达诗人的超然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深潭与浅滩”形容的是什么? A. 江水的深浅不一 B. 山的高度不一 C. 云的形状不一 D. 风的强度不一

  2. “人远禽鱼静”表达了什么? A. 人迹罕至,自然界的生物也显得宁静 B. 人多热闹,鸟兽鱼类也显得活跃 C. 人迹罕至,鸟兽鱼类也显得害怕 D. 人多热闹,鸟兽鱼类也显得害怕

  3. “即事遂幽赏,何必挂儒冠”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世俗礼教的淡漠态度 B. 诗人对世俗礼教的重视态度 C. 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淡漠态度 D. 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重视态度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漠态度。

诗词对比:

  • 孟云卿的《新安江上寄处士》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孟云卿的诗更强调对世俗礼教的淡漠态度。
  • 孟云卿的《新安江上寄处士》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漠态度,但孟云卿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孟云卿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唐代众多著名诗人的作品,可以进行更广泛的诗词比较和学习。

相关查询

越燕二首 其二 四皓庙 蜀桐 忆梅 汴上送李郢之苏州 随师东 明神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南山赵行军新诗盛称游宴之洽,因寄一绝 烧香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洗浆 鸟焚其巢 包含荜的成语 麻字旁的字 面额焦烂 邀伪 舌敝唇焦 竖心旁的字 识途老马 包含肾的成语 艮字旁的字 竖结尾的成语 鲁斤燕削 飠字旁的字 骑虎难下 一日九回 黽字旁的字 细绒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