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2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6:40
卖花声
作者:郑元昭 〔清代〕
燕北信风迟。盼到花时。牡丹天气后游宜。曾许园林连日共,偏赋将离。小别月为期。总苦凝思。心情懒到冷琴丝。知隔帘栊犹恨远,况是天涯。
信风从燕北吹来,慢慢地传递着春的气息,盼望着花开的时节。牡丹盛开的季节正是游玩的好时机。曾经约定在园林中一起游玩,偏偏现在却要分别。小小的别离约定在这个月,心里充满了苦涩的思念。心情懒散到连琴弦都冷了。知晓隔着帘子仍然恨远,何况是遥远的天涯呢。
这首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提到的“牡丹”在古代诗词中经常象征着美丽、富贵与春天的生机,反映了诗人对春天与爱情的期待和渴望。
作者介绍:郑元昭,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句流畅,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春末夏初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与花开的时节,表达对爱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与无奈。
《卖花声》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思念的诗歌。郑元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将春天的气息与离别的苦涩融为一体。诗的开头“燕北信风迟”便设定了一个清新的背景,信风的迟缓象征着春的到来,却也暗示了诗人心中那份期待与焦急。尤其是“盼到花时”,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接下来的“牡丹天气后游宜”则传达出一种理想的游玩状态,营造出春日游玩的美好画面。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思念与别离的主题。“曾许园林连日共,偏赋将离”一句显示了曾经的约定与现实的无奈,增强了情感的对比。小别的思念在“心情懒到冷琴丝”中表现得尤为深刻,冷琴丝象征着心情的低落与孤独,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颇具匠心,诗人不仅描绘了花开的美丽,更通过这份美丽引发对离别的深刻思考。最后的“况是天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相聚的惆怅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离别的无奈,抒发了深刻的思念情感,展现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与现实分离之间的矛盾。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信风”指的是什么季节的风?
“曾许园林连日共,偏赋将离”中的“赋”字最接近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牡丹”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