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 其三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 其三》

时间: 2025-05-02 12:13:08

诗句

与子别几辰,经涂不盈旬。

弗睹朱颜改,徒想平生人。

宁知安歌日,非君撤瑟晨。

已矣余何叹,辍舂哀国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3:08

原文展示:

与子别几辰,经涂不盈旬。
弗睹朱颜改,徒想平生人。
宁知安歌日,非君撤瑟晨。
已矣余何叹,辍舂哀国均。

白话文翻译:

与君分别已经有几天,走在路上才不过十天。
看不见你容颜的变化,只能怀念一生的朋友。
难道知道安慰我的是那美妙的歌声,而不是你早晨弹奏的瑟音?
唉,我还能有什么感叹,停止了舂米的声音,哀伤国事的均匀。

注释:

  • 与子:指与朋友或亲人。
  • 别几辰:分别已经有几天。
  • 经涂不盈旬:经过的路程还不满十天。
  • 弗睹:看不见。
  • 朱颜:红润的面容,这里指朋友的容颜。
  • 宁知:难道知道。
  • 安歌日:安慰我的是歌声的日子。
  • 撤瑟晨:指早上弹奏的瑟乐。
  • 已矣:表示感叹,已然。
  • 辍舂:停止舂米,表示悲伤的情绪。
  • 哀国均:为国家的平等和均衡而感到悲哀。

典故解析:

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诗中涉及的“瑟”是一种古代弦乐器,象征着美好的音乐和朋友的陪伴;而“舂米”则是生活的日常,体现了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任昉,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于南朝梁,文学成就颇高,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歌多以抒情为主,常常展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之下,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以及对国家局势的忧虑。范仆射是任昉的朋友,他的去世使得任昉倍感惋惜。

诗歌鉴赏: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 其三》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悼亡诗,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开头的“与子别几辰”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接着通过“经涂不盈旬”强调离别的短暂,却又在“弗睹朱颜改”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和惆怅,似乎时间虽短,但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却是长久的。

诗中对音乐的提及,既是对友人美好记忆的追忆,也隐含着对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在情感上达到高潮,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在个人悲伤之余对社会的关切。“辍舂哀国均”不仅是对个人失去的感伤,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深刻忧虑,展现了诗人情感的复杂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与子别几辰:开篇直接点明离别的时间,突显对友人的思念。
  • 经涂不盈旬:强调离别的时间虽短,感情却深厚,极具对比。
  • 弗睹朱颜改:表达对友人变化的无奈与对往昔的怀念。
  • 徒想平生人:强调对友人一生的追忆,寄托了深厚的情感。
  • 宁知安歌日:对音乐的追忆,象征着友谊的美好与生活的希望。
  • 非君撤瑟晨:对友人早晨演奏的瑟乐的怀念,表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
  • 已矣余何叹:感叹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 辍舂哀国均:在私人悲伤之外,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情感层次丰富。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流畅,情感更加饱满。比如“经涂不盈旬”与“弗睹朱颜改”的对比,强化了时间与情感的对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现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时代的关系,深刻而动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颜:象征着青春与美好,代表友人的生机与活力。
  • :象征音乐与艺术,代表友人陪伴的美好时光。
  • :象征着生活的平凡与艰辛,反映出对平稳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朱颜”指的是: A. 诗人的容颜
    B. 朋友的容颜
    C. 国家形象
    D. 自然风光

  2.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主要体现在哪两句中?
    A. 与子别几辰,经涂不盈旬
    B. 宁知安歌日,非君撤瑟晨
    C. 已矣余何叹,辍舂哀国均
    D. 弗睹朱颜改,徒想平生人

  3. 诗中提到的“舂”主要象征: A. 生活的繁忙
    B. 乡村的宁静
    C. 国家安定
    D. 音乐的美好

答案:

  1. B
  2. A、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向往。
  • 李白《送友人》:表达离别时的情感,与《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词对比:

  • 任昉《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李白《送友人》的对比:
    • 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任昉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而李白则强调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
    • 任昉的诗更加细腻,情感层次丰富,而李白的诗则更加奔放,情感直白。

参考资料:

  • 任昉《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清平乐 次前韵 西野郭安道所寄清平乐,言予 清平乐 西野内翰奉使寄示佳篇累幅,三韩山 清平乐(赋木犀词)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蒋桂战争 清平乐·柳边深院 清平乐令·帘卷曲阑独倚 清平乐·春光欲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金之堤,溃于蚁漏 反文旁的字 砖橛子 白山黑水 眼不识丁 包含葫的成语 包含道的词语有哪些 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皮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色艺无双 单人旁的字 破坐 峥嵘崔嵬 失神 乙字旁的字 插身 冥昭瞢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