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0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01:25
送东阳王太守(末缺)
作者:李颀 〔唐代〕
江皋杜蘅绿,芳草日迟迟。
桧楫今何去,星郎出守时。
彤襜问风俗,明主寄惸嫠。
令下不徒尔,人和当在兹。
昔年经此地,微月有佳期。
洞口桂花白,岩前春草滋。
素沙静津濑,青壁带川坻。
野鹤每孤立,林鼯常昼悲。
在江边的杜鹃花丛中,绿色的草木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如今你要乘桧木船去往何处,星郎(王太守)正好在守卫这个地方。
我在红色的帷帐中询问这里的风俗,明主(皇帝)托付你这个孤寡的使命。
你的命令下达的不只是表面,人民的和谐也在这里。
往年我经过这地方,月光微弱时我们约定的佳期。
洞口的桂花白如雪,岩前春草生机勃勃。
静静的沙洲上水流潺潺,青色的山壁环绕着河流。
野鹤常常独自栖息,森林中的鼯鼠在白昼里悲鸣。
李颀(约690-766年),字梦符,唐代诗人,属于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长,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景色,情感细腻。
此诗写于王太守即将赴任之际,李颀借送别之际抒发对友人的祝福与依依惜别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期许和对人和谐的渴望。
《送东阳王太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愿与依依惜别之情。全诗开篇以“江皋杜蘅绿,芳草日迟迟”引入,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新生活的开始。随着王太守的离去,诗中的景象也开始逐渐转向沉重与孤独,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舍。
“桧楫今何去,星郎出守时”一句,诗人关心王太守的去向,同时也暗示着其新的职责和使命。接下来的“彤襜问风俗,明主寄惸嫠”,不仅体现了对地方风俗的关注,也揭示了王太守的责任与孤独,情感愈发深刻。
在后面的意象中,桂花、春草、素沙、青壁等自然景物相互交织,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热爱,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最后两句“野鹤每孤立,林鼯常昼悲”,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孤鹤与悲鼯的意象交织,表达了人世间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的悲伤,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人际关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彤襜”是指什么?
“昔年经此地,微月有佳期”中的“佳期”指的是什么?
诗中象征孤独的意象是什么?
答案: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李颀的《送东阳王太守》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意象运用上更为丰富,两者都表现了对友人的祝愿与离别,但李颀的作品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与情感的深化。
这份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送东阳王太守》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