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6:08
不尽胸中蕴,康时与致君。
未应才执戟,忽去作修文。
清节梅花屋,闲身马鬣坟。
铭旌瞻不及,双泪落南云。
胸中积蓄的才华无法尽情发挥,康熙年间我希望能为国家效力。
我本应手握戟柄,成就一番事业,却不料匆匆离去,去追求文人的清雅。
我清白的节操犹如梅花一般,安静地栖息在那间屋子里,
我闲适地躺在马鬣的坟墓旁。
铭刻在旗帜上的丰功伟绩无法再看到,
我的双泪如南方的云彩般倾洒而下。
作者介绍:萧立之(1123-1184),字季通,号复斋,南宋诗人,擅长诗文,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尤其善于抒发个人情怀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与变革的年代,诗人面对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不得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才华与国家功业的反思,展现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切感慨。开头两句“胸中蕴”与“康时”,诗人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渴望与志向,然而现实却让他不得不放弃理想。后半部分则通过“梅花屋”与“马鬣坟”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幽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和无奈,诗人既有对历史的敏感,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复杂的情感世界。诗中“铭旌瞻不及”的句子,更是将个人理想与历史功绩结合,产生深远的哲学意义,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反映了文人对功名与隐逸的思考,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康时”指的是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清节梅花屋”中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功名
B. 清白节操
C. 隐逸生活
D. 战争
诗人最终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A. 追求功名
B. 隐居生活
C. 从军报国
D. 商业活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