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3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36:29
原文展示:
三十趋京国,同时复有谁。贵为祈父佐,长在缙云司。物化嗟何速,神游不可知。凄凉山浦侧,千古葬灵輀。
白话文翻译:
三十岁就前往京城,同时还有谁能如此?尊贵地担任祈父的助手,长期在缙云司任职。感叹生命的消逝何其迅速,灵魂的游荡不可捉摸。在凄凉的山边水旁,千古以来安葬着灵柩。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1365-1444),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士奇,号东里,江西吉水人。官至礼部尚书,参与编纂《永乐大典》。其诗文风格典雅,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士奇为悼念卢侍郎而作。卢侍郎是杨士奇的同僚,官至侍郎,诗中表达了对卢侍郎早逝的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卢侍郎一生经历的简要回顾,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三十趋京国”,点明了卢侍郎年轻时的志向和抱负,而“同时复有谁”则强调了他在同辈中的杰出地位。中间两句“贵为祈父佐,长在缙云司”,概括了卢侍郎的官职和长期任职的经历,显示了他的尊贵和成就。后两句“物化嗟何速,神游不可知”,则抒发了对生命短暂和灵魂不可捉摸的感慨,充满了哲理意味。最后两句“凄凉山浦侧,千古葬灵輀”,以凄凉的景象作为结尾,加深了全诗的哀悼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回顾卢侍郎的一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其早逝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三十趋京国”指的是什么? A. 卢侍郎三十岁时前往京城 B. 卢侍郎三十岁时离开京城 C. 卢侍郎三十岁时在京城去世 D. 卢侍郎三十岁时在京城结婚
“贵为祈父佐”中的“祈父佐”指的是什么? A. 祈父的助手 B. 祈父的儿子 C. 祈父的兄弟 D. 祈父的同事
“物化嗟何速”中的“物化”指的是什么? A. 生命的消逝 B. 物质的转化 C. 事物的变化 D. 物质的增加
“凄凉山浦侧”中的“山浦侧”指的是什么? A. 山边的港口 B. 山边的水旁 C. 山边的城市 D. 山边的村庄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