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0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02:45
原文展示:
挽卢侍郎 其二 杨士奇 〔明代〕
无复相逢处,相思每独哀。 真成雕鹗奋,忽殒栋梁材。 草露晞还落,河流去或回。 空馀一片月,夜夜照中台。
白话文翻译:
再也没有相见的地方,每次思念都独自哀伤。 真的像雕鹗一样奋飞,却突然失去了栋梁之材。 草上的露水干了又落,河流流去又回转。 只剩下一片月光,夜夜照耀着中台。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士奇(1365-1444),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字士奇,号东里,江西吉水人。他历仕明太祖、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四朝,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杨士奇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士奇为挽悼卢侍郎而作。卢侍郎是杨士奇的同僚,可能因病或意外去世,杨士奇深感哀痛,写下这首诗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才华的无限惋惜。诗中“无复相逢处”和“相思每独哀”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伤。“真成雕鹗奋,忽殒栋梁材”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卢侍郎生前的才华和突然离世的遗憾。后两句“草露晞还落,河流去或回”以自然景象的变幻,隐喻人生的无常和变迁。最后“空馀一片月,夜夜照中台”则以月光的永恒,象征诗人对逝者的永恒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挽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才华的无限惋惜。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逝者的永恒怀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真成雕鹗奋”比喻了什么? A. 卢侍郎的勇猛 B. 卢侍郎的才华 C. 卢侍郎的突然离世 D. 卢侍郎的孤独
诗中“忽殒栋梁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卢侍郎的赞美 B. 对卢侍郎的怀念 C. 对卢侍郎的惋惜 D. 对卢侍郎的愤怒
诗中“空馀一片月,夜夜照中台”象征了什么? A. 卢侍郎的永恒 B. 诗人的孤独 C. 诗人的怀念 D. 诗人的哀伤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