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史下·孙权

《咏史下·孙权》

时间: 2025-04-28 14:35:43

诗句

不信张昭未是奇,贼来送死又何疑。

一生谄事欺孤操,操死犹臣不士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5:43

原文展示:

不信张昭未是奇,
贼来送死又何疑。
一生谄事欺孤操,
操死犹臣不士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孙权的看法。诗人认为,张昭的表现并不奇怪,敌人来送死又有何疑虑?孙权一生都在谄媚权臣、欺骗孤独的曹操,曹操即使死了,孙权依旧是他的臣子,却不是士人。

注释:

  • 不信张昭:指不相信张昭的忠诚或能力。
  • 贼来送死:这里的“贼”指敌人,可能指曹操等势力,意味着敌人送上门来就像自投罗网。
  • 一生谄事:一生都在阿谀奉承,谄媚权臣。
  • 欺孤操:欺骗孤独的曹操,曹操在当时的局势中显得孤立。
  • 操死犹臣不士丕:即使曹操死了,孙权仍然是他的臣子,却不是有士人之风的高尚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约960-1017),字景山,号白石,世称“白石道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多以历史、哲理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权臣纵横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孙权的反思,表达了对权力与忠诚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人物为题材,运用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陈普对权力之争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张昭,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臣,诗人通过对他行为的评论,反映了对忠诚与背叛、权谋与人性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不信张昭未是奇”便引出了对历史人物的质疑,表现出对历史事件的思考与反省。接下来的“贼来送死又何疑”,则以犀利的语气指出了敌人自取灭亡的无知,暗示在权力游戏中,谁都可能成为牺牲品。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对历史的思考,寓意深远,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信张昭未是奇:质疑张昭的忠诚,表明对其行为的不屑。
  2. 贼来送死又何疑:敌人自投罗网,暗示权力斗争的残酷。
  3. 一生谄事欺孤操:孙权一生以谄媚的方式来获取权力。
  4. 操死犹臣不士丕:即使曹操已死,孙权依然是曹操的臣子,缺乏士人的风范。

修辞手法

  • 对比:张昭与孙权的忠诚、背叛形成鲜明对比。
  • 反讽:通过对孙权的贬低,表达对权臣的无奈与不满。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揭示权力斗争中的人性与忠诚的复杂性,反思历史人物的行为及其后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张昭:象征忠臣与权臣之间的矛盾。
  • :代表敌人,象征着权力斗争中的危险与牺牲。
  • 孤操:象征曹操的孤立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张昭”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 A. 三国时期
    • B. 唐代
    • C. 宋代
  2. “贼来送死又何疑”中的“贼”指的是?

    • A. 朋友
    • B. 敌人
    • C. 无辜者
  3. 诗人对孙权的态度是?

    • A. 崇拜
    • B. 质疑与批评
    • C. 无动于衷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
  • 李白的《侠客行》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兵车行》相比,两首诗都涉及到权力与战争的主题,但杜甫更多地关注战争对百姓的影响,而陈普则侧重于权臣之间的斗争与权谋的复杂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六言 初寒 自咏绝句 梦海山壁间诗不能尽记以其意追补四首 其四 秋兴 杭头晚兴严州 蟠龙瀑布 早凉熟睡 步月 题庵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后实先声 女字旁的字 品柱 阴晴 穴宝盖的字 包含户的词语有哪些 慌悴 镸字旁的字 包含器的词语有哪些 不开头的成语 胆大心雄 无所不容 疑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疑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包含证的成语 芥纳须弥 邦国殄瘁 户字加偏旁的字大全_户字加偏旁的汉字汇总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