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8:54
一萼红 获鹿驿馆逢藏僧
作者:曾廉
忽凉秋。正垂杨驿馆,鸿爪两淹留。
关塞烽烟,乾坤劫数,纵逢活佛还愁。
夕阳晚一帘山影,山断处辇路在云州。
无限心情,兰因絮果,语断难收。
又见呼卑勒罕,几回寻春梦,宝界重游。
石上精魂,生前明月,依稀楚楚蜉蝣。
凭投赠名香异枣,与世閒一例作赓酬。
只是天涯野老,不少离忧。
在这凉爽的秋天,正当垂柳摇曳的驿馆里,有鸿雁在空中徘徊。
关外烽烟四起,天地间的劫难重重,即使遇到活佛也难免愁苦。
夕阳西下,映照着山影,一条通往云州的车马道在山的尽头显露。
无尽的心情如兰花与飞絮般交错,话语却难以收回。
又见呼卑勒罕,几次在春梦中寻觅,重游宝界的情景。
石上游走的精魂,生前如明月般的清晰,依稀可辨如蜉蝣。
赠送的香和异枣,和世间的浮华相比,都是一种报答。
只是身为天涯的老者,难免多了些离愁。
作者介绍:曾廉,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发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寄托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一萼红》是一首极具表现力的诗歌,诗人在悠扬的旋律中通过秋天的景象传达了复杂的内心情感。开篇便以“忽凉秋”引入,瞬间勾勒出凉爽秋日的氛围,并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描绘了驿馆的情景。接着,诗中提到的“鸿爪”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多的是对逝去时光的反思,这种情感的深邃正是通过自然景象的细腻勾勒而传达出来。
接下来的“关塞烽烟”则转入对历史背景的思考,诗人以此为引,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尽管遇到“活佛”,这种愁苦却依然存在。下文“夕阳晚一帘山影”通过夕阳的意象,渲染了孤独与渴望的情感,而“兰因絮果”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体现了美好与难以捉摸之间的对立。
最后,诗人以“天涯野老”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与离愁的感慨,整体上,诗作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虽以自然为题材,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秋天的景象展开,隐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与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生命的无常与追寻理想的艰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鸿爪”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兰因絮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夕阳晚一帘山影”中的“夕阳”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