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4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40:58
茶山老子竟成痴,漫说寻芳去不迟。
浪蕊飘残犹自可,名花落尽不曾知。
茶山的老者竟变得痴迷,随意谈论着寻芳之旅并不迟到。
即使残花飘零,依旧可以欣赏,名花虽已凋落却毫不知晓。
“名花落尽”可与古代诗人对花的描写相联系,尤其是对春天花开的珍视与秋冬时节的惋惜。诗中可能隐喻人生的无常,花的凋零象征生命的易逝。
曾几,字子才,号东皋,宋代词人,因其词作多描绘山水田园,风格清新、淡雅,深受文人喜爱。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自然与闲适的生活,反映出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茶山老子竟成痴”开篇即以老者的痴迷引入,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老者在茶山中游玩,虽已是残花飘零,但他依然乐在其中,这种境界表现了对生活的从容与豁达。第二句“漫说寻芳去不迟”则传达出一种闲适、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生命的美好无关乎物质的富贵,而在于心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热爱。
后两句“浪蕊飘残犹自可,名花落尽不曾知”则深化了主题,尽管美丽的名花已经凋落,但诗人却不在意,显示出一种超脱的境界。整首诗在轻松的语调中,蕴含着对生命短暂的哲思和对自然美的深切依恋,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强调享受当下、珍惜眼前的生活态度。即使面临生命的无常,仍然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体现出一种哲理的智慧。
诗中“茶山老子”指的是谁?
A. 年长者
B. 年轻人
C. 小孩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名花”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事物
C. 努力
答案:B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悲伤
B. 快乐
C. 超然
答案:C
以上内容为对《曾宏甫见过因问讯鞓红花则云已落矣惊呼之馀戏成三首 其一》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